全部语种
分享
在我们近半年的孵化案例中,不乏有跨链桥的相关项目。除了Listing出货之外,项目团队往往更看重跨链桥本身的可持续性盈利。
如何才能提供更好的跨链服务?如何在Pyth、Layer0这些巨头垄断下拓展出新的市场空间?以及,除了Gas费收入之外,还有哪些潜在的收入空间?
我们选择Ronin Bridge为例进行整体思路拆解,希望能为广大相关团队提供一些关于跨链桥的入场以及转型思路。
Forged for Game Developers,这是Ronin的Slogan。
Ronin Bridge 是 Ronin 网络的官方跨链桥接应用。作为一个专为游戏开发者设计的 EVM 兼容区块链,主要服务于 Axie Infinity 等 Web3 游戏生态,它主要用于在 Ronin 链和 Ethereum 等其他区块链之间快速地转移资产,帮助用户无缝地将代币和 NFT 从一个链移动到另一个链,从而支持游戏内经济、交易和 staking 等活动。
相比于Pyth、Layer0等的大而全,Ronin的核心叙事更聚焦于游戏优化,区别于Wormhole等通用桥的流动性聚合。2025年,Ronin强调“零摩擦”通过赞助交易实现,用户首次交易免Gas费,支持Axie Infinity等游戏的无缝跨链。
白皮书突出“零摩擦”特征:Ronin的文档更新提及桥接迁移到 CCIP 以进一步实现“零摩擦”。CCIP 通过对于传统跨链桥的显著简化,任意消息传递、代币转移、多网络验证和单一接口,让跨链转移资产、数据或指令的过程变得无缝、简便,几乎没有操作障碍或额外复杂性。
通过社交媒体和博客系列文章进行传播:与Axie Infinity联动,推出演示视频展示跨链速度<5秒;并通过提供 RON 奖励给顶级内容贡献者,举办创作者程序以增长社交存在感,包括从官方渠道获得互动。
早期目标用户瞄准gamefi玩家作为基本盘,Axie Infinity活跃用户约200-300W。
然后通过DeFi Rewards Blitz吸引defi类玩家。并通过集成opensea去进一步扩展NFT市场。
针对亚洲用户本地化App(越南语/菲律宾语);欧美通过英语内容扩展。
每月用户反馈调查,调整定位。
效果:精准营销显著提升了用户留存率。
Ronin Bridge 通过降低桥接费,多链扩展,优化流动性池,强调安全性等策略来进行用户引流,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对成功(如桥接量翻倍、TVL提升),然而这并非引流策略上有独特的差价化打法。而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差异化定位和综合生态支持,而非单纯的费用竞争。相比其他跨链桥,这些桥也尝试过类似操作,但效果往往不如预期,主要因为缺乏Ronin那样的专属生态锚定、用户激励闭环机制。
Ronin Bridge将桥接功能作为特定生态的专属入口,而不是像其他跨链桥那样追求通用性。这种锚定创建了高度粘性的用户基础和网络效应,让低费策略转化为长期增长,而非短期流量。区别于 Wormhole、LayerZero 或 Stargate 等通用桥,这些桥虽支持多链(例如 Wormhole 支持 30+ 链的资产转移),但缺乏专属社区绑定,导致用户易流失到竞争者。
Ronin的策略是“低费+增值”,预告2026 H1永久降费进一步刺激预期,基于2025 DeFi Blitz经验,推动TVL增长。其他桥的降费多为竞争响应,但无生态闭环,效果易被稀释。
闭环以低费作为入口,结合 $4.5M RON 买回计划减少供给,提升代币价值。用户桥接后,可立即 staking RON 赚 APY(20-50%),或参与流动性挖掘获额外奖励。这让激励自强化:RON 升值吸引更多桥接,桥接量增加又反哺生态(如 TVL 提升)。预告 2026 H1 永久降费进一步制造预期,鼓励长期持有。相比 LayerZero 的变量费激励,Ronin 的闭环更具粘性,用户从零费起步,逐步沉浸生态。
事实上,不单是跨链桥,针对任何一个饱和市场,类似的打法同样有效:
找准长尾市场需求,占领小型生态位之后,逐步蚕食生态位上下游市场,最终占据一方领地。
Ronin是这样做的,Solana是这样做的,传统市场的元气森林也是这样做的。
找准生态位后,别让自己的执行策略变形,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