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從市場來看,7月的加密領域,無疑表現相當優異。在降息預期、監管開放周期與機構購買狂潮的三重刺激下,加密市場跟隨科技股一路上揚,比特幣持續突破新高,一度漲至12.3萬美元,本就處於估值窪地的以太坊更是反彈明顯,在7月暴漲60%以上,成功拉動沉寂許久的山寨市場實現增長。從行業事件而言,含穩定幣天才法案在內的三大加密法案通過奠定了加密貨幣在美國的戰略基礎,確立了依託穩定幣實現美元霸權延伸的發展路徑,自此,加密市場正式走向全面主流化、機構化與政治化,加密與傳統金融相融合、相接入將是行業發展的重心,無論是月初的美股代幣化還是後續愈演愈烈的幣股,都显示了這一趨勢。以此而言,宏觀政策對加密領域的影響將日益增大,在關稅之後,美國貨幣政策仍將成為決定市場的主線。回到國內,香港穩定幣市場熱度高漲,港股市場上演聞聲立漲,一則消息即可實現拉盤,過熱的市場環境讓監管機構表示擔憂。
政策方向,從內地來看,產業政策數量發布平穩,本月新增兩條區塊鏈政策,一是中證協在團體標準三年規劃中重點提及區塊鏈,明確將行業當前重點應用場景、區塊鏈平台框架基礎設施、技術支撐以及區塊鏈+監管等三方面開展標準編製,二是國家版權局針對區塊鏈領域等新興業態的版權保護制度。整體而言,內地遵循產業發展這一根本路徑,已然從構建產業應用向完善產業服務體系邁進。但視角轉至香港,虛擬貨幣是重心,而監管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面對過熱的穩定幣炒作,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撰文《行穩致遠的穩定幣》,表示初期僅發布個位數牌照,旨在為穩定幣降溫。月末,香港金管局就2025年8月1日起實施的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布多個指引及說明文件:《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諮詢總結、《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適用)》諮詢總結、與發牌制度及申請程序相關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原有穩定幣發行人過渡條文摘要說明》,表示將在8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接受首輪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申請,根據要求,所有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人身份必須經過核實,形同實名制。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對法幣掛鈎穩定幣呈開放態度,發行方可申請與單一法幣掛鈎的穩定幣牌照,也可申請與一攬子法幣掛鈎的穩定幣牌照,但需在申請時予以說明。此外,條例生效后將設6個月過渡期安排。據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透露,預計首個牌照將於明年年初發出。足以看出,儘管穩定幣在市場掀起熱潮,但監管機構反而表現出非常審慎的態度。
投融資方面,7月發生區塊鏈投融資事件85起,事件環比增加16起,7月融資總金額達到的376.84億元,環比上漲87.67%,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單月投資紀錄,同時,投融資市場連續3個月單月融資額超過200億元。然而,細看融資市場,仍可窺見冰火兩重天的態勢。飆升融資金額主要來源於當前上市企業的加密儲備浪潮,若剔除幣股,本月融資金額回到61.98億元,回到去年7月的水平。但整體而言,隨着市場回暖,投資者信心回歸,投融資亦有上揚趨勢。在賽道領域中,受益於幣股,数字貨幣繼續蟬聯核心領域,本月以35件事件獲得投融資金額355.02億元,事件與金融雙雙成為領域首位,其中金額在7月總融資中佔比高達94.20%,拉動7月投融資市場增長120.52%,可以認為,数字貨幣幾乎以一己之力帶動整個投融資市場發展。数字貨幣之外,區塊鏈行業應用以32起事件融資14.03億元,成為本月領域第二位,但環比上月,融資金額大幅下降41.97%。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下降最為顯著的領域為區塊鏈基礎技術,從6月的51.75億元下降至4.56億元,跌幅超過1200%。總體來看,数字貨幣已然成為投融資市場的唯一增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領域產生了虹吸效應。在以幣股為主要增量的背景下,資金注入有明確用途,僅流入特定幣種,而非帶動應用市場增長,具有顯著的資本驅動性,可以預見後續應用市場走向仍然不容樂觀。
應用方向,繼2月以港元代幣化基金實現生態佔位后,華夏基金(香港)趁熱打鐵,在7月17日宣布成立兩隻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華夏美元数字貨幣基金及華夏人民幣数字貨幣基金,分別以美元和人民幣計價,正式將代幣化基金的觸角延伸到三大主要貨幣端。從產品資料來看,與此前的港元代幣化基金無異,兩大基金同樣在交易和申贖上採用了“傳統+数字”雙軌分銷模式。從產品資料來看,託管人、代幣化代理、數碼平台營運商、代幣託管人及註冊登記處均為渣打銀行(香港),有六大分銷商,分別為OSL、富途證券、華盈東方、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以及星路金融。從費用來看,基金管理費用每年0.15%,認購費最高3%,贖回費最高達到1%,整體而言費用也並不低廉。總體來看,儘管代幣化基金在幣種上有所突破,但在基金種類及交易方式上突破有限,不接受虛擬貨幣申購以及二級市場交易,仍然相對保守。但長遠角度,這仍是RWA領域的一次創新嘗試,對領域後續發展帶來了积極影響。目前,機構正在湧入該領域,截至2025年7月,香港已有11家獲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已經有42家券商拿到升級后的“1號牌照”,可提供虛擬貨幣的交易服務,有37家機構升級到4號牌照,增加了虛擬資產諮詢服務。40家資管機構升級9號牌,擁有了虛擬資產衍生品和RWA傳統資產代幣化的基金管理權限。
CBDC方面,《反CBDC監控國家法案》在美國眾議院的通過引發市場熱議。該法案明確限制了美聯儲直接或間接向個人發行CBDC,宣告了美國零售CBDC的終結。考慮到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占些微多數,以及特朗普的強力推動態度,該法案有較大可能在今年年末前正式生效。針對CBDC的約束看似是支持者對隱私的擔憂,實則是意識之爭,尤其是在加密立法周通過穩定幣天才法案后,該監控法案實則是確立了美國以加密貨幣為核心的数字貨幣戰略,為加密貨幣在美國的發展掃清了障礙,與當前全球其他國家自有CBDC基本站在對立面,根據大西洋協會的數據,當前已有137個國家與地區參与CBDC建設。對此,也有批評者認為,這會導致美國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落後,原因是難以和其他國家的数字金融生態系統接軌。此外,對於穩定幣對於國家貨幣體系影響難以預測,也讓全球各國保持了高度審慎的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也並未完全將這一窗口關閉。在此法案中,措辭相對較為明確的主體是零售型CBDC,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聯儲仍可使用DLT技術開發針對機構用戶的批髮型CBDC。
以下為月度報告內容節選:
掃下方二維碼購買報告全文,或加入陀螺科技會員,先人一步洞察產業“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