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在7月10日舉辦的智薈中歐·北京論壇會上,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執行董事,神州信息服務集團聯席董事長王永利發表了題為“美元穩定幣發展和監管的啟示”的演講。他深入剖析了美元穩定幣的興起、發展以及其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的影響,結合数字人民幣的現狀,提出中國應加快技術革新、調整政策並且加強監管,以此搶佔全球数字貨幣競爭的制高點。以下是對演講核心內容的整理。
王永利回顧了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的發展歷程。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發布,2009年首個比特幣區塊誕生,這標志著加密貨幣時代的開端。2013年以太坊推出,通過智能合約和ERC - 20協議推動了ICO(首次代幣發行),極大地促進了加密資產市場的繁榮。比特幣價格從2013年初的200多美元一度飆升至1300美元,引發了全球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關注。然而,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難以作為穩定的價值尺度,這催生了與美元等值掛鈎的穩定幣(如USDT)。USDT於2014年底發布白皮書,2015年正式上線,它依託公共區塊鏈技術,構建了全球化、7×24小時不間斷的支付清算體系,這與傳統銀行主導的SWIFT體系形成了鮮明對比。
穩定幣的出現推動了加密資產市場的快速發展,而加密資產市場的發展又反過來促使穩定幣的規模不斷擴大。USDT和2018年推出的USDC(接受美國監管的美元穩定幣)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超過99%的穩定幣與法定貨幣掛鈎,其中美元穩定幣佔據絕對優勢。王永利指出,美元穩定幣的成功得益於美元作為全球中心貨幣的地位,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也帶來了監管缺失的問題。例如,USDT的儲備透明度問題曾引發爭議,2022 - 2023年加密市場動蕩(如FTX倒閉)導致部分穩定幣價格與美元脫鈎,凸顯了加強監管的重要性。
美元穩定幣的快速發展對数字人民幣的國際化構成了挑戰。王永利強調,如果数字人民幣在支付效率和清算成本方面無法與美元穩定幣競爭,其國際化進程將會受到限制。特別是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他對加密資產和穩定幣持支持態度,進一步加速了美元穩定幣的發展,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了衝擊。
王永利指出,將穩定幣納入監管已成為全球趨勢。美國、歐盟、中國香港等地正在加快相關立法和監管工作,中國也需要儘快制定相應政策。被納入監管的穩定幣將發生本質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嚴格的合規要求:穩定幣發行需要獲得牌照,並且要滿足KYC(了解你的客戶)、AML(反洗錢)、CFT(反恐怖融資)等監管要求。高度匿名的去中心化特性將大幅減弱,中心化管理程度加強。
足額儲備與透明度:監管要求穩定幣必須有100%的足額儲備,儲備資產需託管給第三方,每月接受獨立審計並公布審計結果,禁止以信貸方式超發穩定幣或將儲備資產用於抵押。
功能限定:穩定幣被定位為支付工具,而非投資或投機標的,不得向持有人支付利息或收益,類似於商圈內的代幣(如購物券、積分),僅在特定領域起到補充作用。
王永利強調,經過監管后的穩定幣將失去部分去中心化優勢,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雖然USDT憑藉先發優勢獲得了豐厚利潤,但隨着更多穩定幣的出現,其市場份額可能會被逐漸瓜分。此外,穩定幣的監管需要與加密資產交易平台、法定貨幣兌換環節的監管相配套,全球協調至關重要,否則可能引發金融風險。
王永利認為,穩定幣只是貨幣数字化進程中的過渡形態,数字人民幣才代表着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在央行数字貨幣(CBDC)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與美元穩定幣相比,数字人民幣在國際化影響力和技術體系方面仍存在差距。他提出了以下建議:
借鑒穩定幣技術:数字人民幣應借鑒穩定幣的公共區塊鏈技術和全球化支付清算模式,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清算成本。目前数字人民幣定位於M0(流通中現金),僅替代了不到3%的貨幣總量,功能受到限制。未來應將其擴展為人民幣的全面数字化,替代所有可替代的貨幣形態。
調整政策與先行先試:加密領域是大國博弈的關鍵領域,中國需要調整對加密資產和穩定幣的政策。可以通過中國香港進行先行先試,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但必須確保由中國進行嚴格監管。國內和海外版本的数字人民幣應分開設計,以適應國際化需求。
加快立法與配套建設:中國需要加快穩定幣和加密資產的立法與監管工作,構建安全可控的数字貨幣生態。同時,結合公安部推動的数字身份認證體系(如網號、網證),形成数字人民幣與数字身份的協同優勢。
抓住戰略機遇:特朗普反對数字美元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窗口期。如果中國能夠率先推出技術先進的数字人民幣,將在全球数字貨幣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顯著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
王永利從理論層面探討了穩定幣與貨幣本質的關係。他指出,貨幣是價值尺度、交換媒介和流通的價值通證,其核心屬性不依賴於具體的實物或實體載體。貨幣的表現形態從貝殼、金屬到紙幣,再到数字化(如賬戶、錢包中的加密字符),不斷演變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風險控制。穩定幣作為法定貨幣的代幣,僅在特定領域發揮輔助作用,無法取代法定貨幣。
他進一步分析,美元穩定幣的國際化影響力超過了許多國家的CBDC,原因在於其全球化支付體系和市場化機制的靈活性。数字人民幣需要突破現有體系的限制,採用類似穩定幣的公鏈技術,實現點對點、無國界的低成本支付。同時,多個國家發行的穩定幣和数字貨幣將引發國際競爭,需要全球進行監管協調以防範風險。
王永利最後強調,加密領域的快速發展是全球金融體系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美元穩定幣的成功為数字人民幣提供了借鑒方向,但其去中心化特性在監管下將逐漸減弱。中國應抓住美國暫緩数字美元的機遇,加快数字人民幣的技術革新和國際化進程,結合数字身份體系,構建全球領先的数字貨幣生態。這不僅關係到人民幣國際化,更是中國在全球数字經濟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的戰略需求。
通過學習穩定幣的模式、調整政策、加強監管,中國数字人民幣有望在全球数字貨幣舞台上取得突破,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