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7月市場最亮的星,非以太坊莫屬。
從漲幅來看,7月的以太坊漲超60%,罕見的超過龍頭老大比特幣。如果再拉長時間,對比就更為顯著,從今年4月以來,以太坊從最低點幾乎上漲了180%,同一時期,比特幣上漲65.3%。帶來的變化也顯而易見,在市場上,“V神”再度回歸,從V神到Vatilik再到小V,甚至一度在大會上無人問津,從造神到祛魅,創始人的市場形象似乎也隨着ETH價格變動起起伏伏。
暴漲給人以信心,但被打怕了的ETH持有者也在惴惴不安,這種危機感,在孫宇晨賣ETH的時刻達到了頂峰。以太坊還能漲嗎?能漲到多少?
作為山寨的風向標,市場的聚光燈,終於再一次,打在了ETH上。
在今年5月,由於3天暴漲40%,以太坊登上了抖音熱搜。彼時的市場,也洋溢着一派山寨欲來的既視感,然而從1800走到2700美元之後,以太坊再度讓市場失瞭望。與強勢拉漲的比特幣不同,在將近2個月內,以太坊都在2500美元的中線徘徊,持有者只能靜靜的看着比特幣匯率甩出的尾氣燈,百感交集。
實際上,市場所有人關心的,不是天天刷出新高的比特幣,而恰恰就是這半死不活的以太坊。隨着BTC來到12萬美元,散戶與之的距離如同天塹,既因為價格高昂而肉疼,又因為BTC的虹吸不斷失血。市場認為唯有以太坊,才可帶來生態效應,讓死氣沉沉的山寨與MEME市場重新煥發新生。對比強烈的是,BTC高漲,社群鴉雀無聲,ETH上漲,社區活躍度立馬翻了個倍。然而,在當時,市場對以太坊的信心,只能用微弱來形容。
時間來到7月,事情迎來了轉機。突然間,以太坊變得炙手可熱,從2400美元飆升到3860美元,一口氣迎來了超過60%的漲幅。帶來的影響肉眼可見,Defi板塊月回報率超過40%,就連NFT也打破魔咒,總市值回升至60億美元上方,Cryptopunk被大額掃貨。山寨季似乎也在逼近,Coinmarketcap上的山寨幣季節指數一度達到了55,即在過去90天內,市值前100的幣種中有55個項目漲幅超過比特幣。
多重因素造成了ETH的上漲,宏觀的轉好、政策的開放、機構的參与、自身的估值,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即便如此,資本驅動,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以太坊現貨ETF是一個很好的觀測窗口。從ETF數據來看,從7月3日開始,截至到7月21日,ETF連續12個交易日實現凈流入,7月份凈流入量達到35.7億美元,創下ETF流入最高單月記錄,這一增長與以太坊的價格呈現明顯正相關。更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發行方凈持倉5038016枚ETH,約佔以太坊市值的4.32%。其中,貝萊德持有數量最多,達到2460760 枚,佔比接近總量的一半。換而言之,從某種程度上,貝萊德的投資者們已然成為以太坊最大的機構莊家。從日前貝萊德向SEC提交以太坊質押申請來看,貝萊德的押注還會繼續。
除了通過ETF間接持有外,比特幣金庫的風,也吹到了以太坊。SharpLink Gaming、BitMine、Bit Digital、BTCS、GameSquare等機構紛紛布局以太坊金庫,根據Strategic ETH Reserve數據显示,持有超過100枚ETH的實體已有59家,共持有超187萬枚ETH,價值達70億美元,相當於ETH ETF整體規模的35.19%。其中,早期以太坊支持者SharpLink Gaming持有ETH最多,達到36.08萬枚,其次為礦企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持有總量為30萬枚,力壓以太坊基金會(23.85萬枚)成為全球ETH最大機構持有者。
從玩法來看,以太坊金庫與比特幣金庫既有相似點也有差異點,一方面,上市企業通常都通過債權或股權融資快速積累資金實現持幣,但另一方面,相比傳統比特幣財庫依託市值溢價拉升股票獲利不同,以SBET、BMNR為首的機構採用了質押生息的方式從中獲利,簡而言之,與第一種全面押注市值炒作、放棄實控業務的類型不同,持有量更多的機構在保有原有業務的同時,將以太坊視為一種投資方式,通過將其質押實現業務板塊的補充,而非替代。
伴隨ETF與儲備戰略的持續發展,以太坊成功從買盤中獲得增量,實現了飛躍式上漲。但機構真金白銀看好ETH的原因,卻恰好來自於其內外兼修的敘事增長點。
從老調重提的宏觀環境來看,儘管本月不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隨着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放緩,美聯儲內部已然存在共識分歧,被看作影子主席的沃勒主張7月立即降息;以鮑威爾為首的多數派擔憂關稅引發通脹傾向於觀望;更強硬的陣營則認為2025年全年都不應降息。就目前而言,市場仍基本共識今年有1-2次的降息,若沃勒上台,降息幅度將有可能進一步增大。
政策敘事也利於以太坊發展。在剛剛通過的美國三大加密法案中,反CBDC監管法案為加密貨幣奠定意識形態,清晰法案讓Defi有所保障,而已然立法的穩定幣天才法案直接利好穩定幣領域,可以認為,三大法案確立了加密貨幣在美國数字貨幣戰略中的主導地位,利好傳統機構的入局。在此背景下,穩定幣與RWA是當前共識的前景賽道,而以上兩者均以以太坊為核心承載。穩定幣市值中以太坊鏈上比例高達50%,RWA則更高,市值中有75億在以太坊上發行,市佔率達到58.7%。
前有真金白銀的買盤拉升,後有源源不斷的敘事作支支撐,再疊加本就在窪地的估值,多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近期的以太坊飆升。但或許是曾被虐過太多遍,面對觸及3860美元之後略有回落的以太坊,持有者們也正惴惴不安。
不安也並非空穴來風。價格端對比比特幣與以太坊,後者在價值認可度上遠不如“数字黃金”,多以藍籌科技股或“数字白銀”以冠之,兩者價格表現走勢也表現迥異。BTC勢如破竹刷新高,4000美元卻成為了以太坊的關鍵壓力位賣盤。2024年3月,以太坊觸及4093美元,隨後回到2890美元,最近一次太坊逼近4000美元是在去年12月,而之後,宛若過山車般,一路跌至了1385美元,讓一眾人士在山頂站崗。在此背景下,4000美元的賣盤壓力相當之大。
這種不安也數據上也有所提現。從Glassnode來看,以太坊價格在超過2400美元後轉入交易所的數據持續上升。驗證者隊列追蹤網站Validatorqueue數據也显示,截至美國時間周二下午,約有 51.9 萬枚 ETH(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19.2億美元)正在排隊退出質押網絡。這是自 2024 年 1 月以來最大的退出隊列規模,導致提款延遲延長至9天以上。按照以往的經驗推斷,解除質押通常是拋售的前兆。此外,山寨指數的消退也反映出投資者正在從FOMO中逐步恢復理性。
更值得玩味的是,多次逃頂、高拋低吸、被譽為ETH周期王者的孫宇晨似乎正在拋售ETH。在近一周,共有16.06萬枚 ETH (約5.18億美元) 從HTX流入Binance,而在4月,孫宇晨還表示無意出售ETH。這一消息也讓市場猜疑不斷,莫非孫哥又預測到了頂部?
但整體來看,除了這一頂級KOL在出售外,大多數資本都在用腳跟票支持。尤其是已然上任成為以太坊強庄的貝萊德,在7月18日凈流入16萬枚ETH,打破了此前的紀錄。ARK Invest與SBET仍在加註ETH敞口,ARK Invest已收購4,773,444股BitMine普通股BMNR,總價值達1.82億美元,BitMine計劃將全部凈收益用於購買以太坊,而Sharplink Gaming從上周四開始更是加倉2.49萬枚ETH,Varys風投主管甚至與Multicoin聯創對賭ETH能否在2026年底前達到1萬美元,上述舉措無不显示出機構堅定看多的情緒。有趣的是,比特幣ETF正在流出,而ETH ETF卻在流入,也折射出市場的暗流涌動。
這實際上已然體現出本次上漲與此前的不同,從本質來看,ETH正在重走BTC的老路,定價權逐步由加密巨頭過渡至華爾街機構側,在此之前,ETH未迎來巨震是由於持有量分散以及吸引力不足,但如今,隨着監管放開,機構買盤正在加速這一過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即便有高達51.9萬枚的ETH正在退出以太坊POS,但同樣有35.7萬枚 ETH正在等待進入網絡,這一新需求多來源於儲備金庫企業。而根據Bitwise CIO Matt Hougan的預測,ETP和財務公司明年將購買價值200億美元的 ETH,按目前的價格計算,相當於 533 萬枚 ETH,相當於同期凈新增供應量的7倍。
客觀而言,現如今的加密市場,從中期來看,並不存在明確的利空。降息近在咫尺、立法持續推進、新投資者不斷增加,以此角度而言,即便如今上漲動力不足,但大跌也缺乏基礎。當然,局部的回調與見頂也必然存在,在關鍵位置予以對沖將是更為謹慎的作法。
遺憾的是,如果以太坊的上漲純屬由ETF或是機構推動,或許ETH會和BTC走向同一劇本,在溢出效應有限的前提下,亟需資金回血的山寨季,不知何時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