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7月18日,以“快就是快”和眼光犀利著稱的交易老手熬鷹(@thankUcrypto),走進了幣安華語加密電台的直播間,和主持人思思(@sisibinance)第一次完整聊起了他那段“榜單之外”的涅槃。
他曾虧到只剩1700美元,在幾乎絕望的邊緣,硬是用1萬美金搏回了百萬身家;他也曾在大賽中排名落後,卻能迅速調整,硬生生把收益率從-40%拉到了150%。
他的名字,在幣安廣場的帶單員里,就是個傳奇——「熬鷹」。作為在幣安帶單兩三年的明星,「熬鷹」經常保持1000人滿員的節奏,最近更是穩居跟單人盈虧榜單榜首,跟着他操作的用戶,三個月里賺了150多萬美元,多少人從他這兒實現了“豬腳飯加豬腳”的自由。
沒有必勝秘籍,也不信交易玄學。很多人覺得,能坐上帶單榜首的,要麼有內幕,要麼純靠賭運。但聽完「熬鷹」的故事,你會發現,他更像一個在交易戰場上被烈火反覆鍛造出來的指揮官:沉得住氣,等得起時機,一旦信號出現就全力出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永遠比別人多一分冷靜的反思,多一分“粉絲先走”的托底格局。這就是「熬鷹」給人最深的印象。
只看結果,你會覺得這是天賦碾壓的速勝;但如果你知道他賬戶背後那些熬夜盯盤的凌晨和背水一戰的清晨,就會明白,“帶單之王”這個名號,是無數個被虧損“痛醒”的教訓,一點點熬出來的紀律。
他到底是怎麼一步步爬到幣安跟單榜首的?
「熬鷹」的交易起點,和大多數人不太一樣,他先嘗到了驚人的甜頭,然後迅速跌入了深淵。
他骨子里並非天生謹慎。早期做短線,就顯露出過人的天賦,拿着3000美元入場,第一波行情就賺了近140萬,470倍的收益,簡直像個神話。
可惜,市場的冷水潑得又快又狠。連續的幾波失利,讓賬戶里的錢像雪崩一樣縮水,最低谷時,只剩下可憐的1700美元。
“虧得這麼慘,根子上就是止損不夠狠。”直播里他坦誠地說。那時候,他常常違背自己定好的策略,心裏總存着僥倖,想着“再賭一把就能翻盤”。
“真是虧到不能再虧了,再虧就徹底歸零了,那種‘痛’才真正刻骨銘心。人被虧‘痛’了,很多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這次歸零,沒什麼戲劇性情節,卻是他交易生涯最重要的分水嶺。它徹底打碎了他所有的僥倖心理,讓他學會了敬畏市場,開始審慎地對待每一筆交易,嚴格執行自己的計劃。
當市場剝奪了他的一切,剩下的只有打磨出來的紀律和更清醒的認知。心態蛻變后,「熬鷹」東拼西湊了10000美元,開始了他的逆襲征途。
第一次翻身,是BCH的成名之戰。
那時,Ordinals銘文板塊火得一塌糊塗,市場情緒高漲。他敏銳地觀察到,在BSV暴漲20%之後,同樣屬於POW概念、並且突破了關鍵整數價位的BCH,存在着巨大的補漲空間。他毫不猶豫,用5倍槓桿做多,精準地吃到了超過40%的漲幅。
這一單,讓他完成了從1萬到100萬美元的史詩級跨越,也實實在在地驗證了他“痛定思痛”后建立的交易紀律有多重要。
第二次翻身,是今年4到5月的一場帶單大賽。
比賽剛開始,因為錯誤地在震蕩市裡不斷“賭突破”,他的排名一度落後,收益率慘到-40%。但他沒怨天尤人,而是立刻停下來複盤,意識到策略必須大改。
對此他總結出了幾個關鍵判斷:
看清行情本質: 他猛然醒悟,4月的市場根本就是個震蕩市,不是單邊趨勢,之前死磕“突破”策略,完全走錯了方向。
抓住關鍵信號: 當ETH突然放量衝上1800美元時,他判斷震蕩結束,趨勢來了!果斷進場,一下子就把收益率拉回了正值。
讀懂市場情緒: 他觀察到,ETH一漲,很多踏空的投資者拿着USDT干著急。他判斷,這些熱錢肯定會湧向還沒漲起來的山寨幣。
果斷出手補漲: 基於這個判斷,他帶着粉絲們果斷殺入MOODENG、PEOPLE等一眾山寨幣,精準抓住了5月那波山寨小牛市,硬生生把收益率從-40%的深淵,拉到了150%的頂峰。
一次是抓住主流幣爆發的確定性機會,另一次是利用牛市情緒精準狙擊山寨幣補漲。這兩場仗,完美詮釋了他的核心打法:耐心觀察,靜心等待,時機一到,重拳出擊。
市場里的機會稍縱即逝,抓住它的關鍵是什麼?「熬鷹」的答案簡單卻有力:“快就是快”。
他說的“快”,不是莽撞,而是建立在深度思考基礎上的果斷執行。他漸漸拋棄了對單一技術指標的盲目迷信,形成了一套以“風險控制”為核心的靈活打法。
他把交易比作開F1賽車:“直道必須踩油門加速,彎道一定要剎車減速。” 牛市就是直道,是果斷出擊、放大收益的黃金期;熊市或震蕩市就是彎道,必須慢下來,把風險牢牢控住。
槓桿用多大,倉位怎麼配,完全看行情。他可能在比特幣上用10倍槓桿,但在波動劇烈的山寨幣上,就嚴格控制在3-5倍。止損設在哪裡,怎麼加倉,分幾批進場,所有的操作都圍繞一個核心:在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範圍內,爭取最大的勝算。
他也會藉助幣安的“聰明錢”工具尋找線索,觀察大戶動向,結合資金流動和K線形態輔助判斷。正是這些紮實的功課,給了他“快”的底氣和信心。
在跟單這個充滿“零和博弈”色彩的領域,「熬鷹」最讓人服氣的一點,是他始終堅持的信條:“不吃粉絲的錢。”
他坦承,為了讓跟單的用戶有充足的反應時間,哪怕行情短期已經漲了20%,他也會特意多等上1-2個小時再離場,讓粉絲們先走。
“我盡量不吃粉絲的錢,這是盈虧第一的根本原因。賺粉絲的流動性,口碑就壞了,所以我寧可自己多拿一會兒。”
這種看似“吃虧”的做法,為他贏得了海量的信任。有粉絲只用100美元跟單,在一輪山寨行情中竟然賺到了2.19萬美元,翻了220倍。這些真實的“山雞變鳳凰”的故事,就是對他交易理念和人品最好的回報。
這份堅持,不僅讓他賺到了錢,更贏得了人心,最終也助他登上了幣安跟單的榜首。
外人看「熬鷹」,看到的是榜首的光環。但他自己深知,這一切都源於對市場的敬畏和對風險如履薄冰的控制。
聊到當下行情,他認為“山寨牛才剛開始,現在遠不是牛市的最後一波”,後面可能會有回調,但那恰恰是上車的機會。
說到最近的操作,他分享了做SUSHI的案例:在一堆DEX幣里,他發現SUSHI漲得最少,散戶都不敢追,這反而說明大戶還沒跑。於是他帶着粉絲低位買入,成功“殺”了空軍,自己賺了大約21.8萬美元。
這個案例,再次展現了他作為市場“倖存者”的敏銳嗅覺:在別人恐慌的地方找機會,在別人貪婪之前嗅到風險。
他不是天生的贏家。巨虧、墊底、被質疑,這些他都經歷過。但正是兩次驚天逆轉,讓他站到了平台之巔。更難得的是,他沒有把經驗藏着掖着,而是通過公開分享,把這些寶貴的認知變成了更多人前進路上的光。
「熬鷹」說,他的交易風格,是在無數次虧錢和賺錢的實戰里一點點磨出來的,每個人的體系都不同。但他堅信,有些原則是共通的,比如,交易要看信號,布林帶、均線、K線形態這些是基礎,養成開倉必帶止損的習慣,比什麼都重要。另外,心態要穩,虧錢的時候,千萬別死扛。這些都是很樸素的原則,但知易行難。
此外關於牛熊策略,熬鷹認為,“你必須在直道上猛踩油門,也必須在彎道前及時剎車。”
這句話,是他給所有人的忠告,也是他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根本。
重要提示:
本文僅為行業動態交流與個人經驗分享,絕非投資建議。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與平台立場無關。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理財、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也不代表推薦、要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数字資產(包括穩定幣與NFT)。数字資產價格波動劇烈,風險極高,投資決策前請務必根據自身情況審慎評估。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或投資顧問。請讀者務必了解並遵守所在地區的法律法規,自行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