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本周,全球穩定幣監管持續推進。歐盟 MiCA 法案正式落地,已有逾 50 家機構獲批合規許可;香港則擬首批發放個位數牌照,強調高門檻與審慎試點;美國方面,《GENIUS Act》立法進程備受關注,穩定幣正逐步納入聯邦金融體系。
監管門檻的抬升正加速發行端的集中化趨勢,穩定幣正成為少數具備銀行資質與清算網絡機構的核心資產。這也推動基礎設施走向服務化分層。Agora、Cobo 等服務商正將清算、託管、風控與出入金等能力封裝為標準接口,為企業提供可調用、可組合的穩定幣發行與流通能力,構建新一代跨境金融執行層。
資本層面,基礎設施熱度回升。Circle 成為 6 月韓國投資者最青睞的美股標的,全球加密融資反彈至 28 億美元,金融服務項目吸引最多資金,穩定幣賽道正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價值錨點。
穩定幣的全球化演進,正在從牌照之爭,進入執行層與連接能力的競爭。
穩定幣總市值達 $257.012b(約 2570 億美元),周環比增長 $2.107b(約 21.2 億美元)。市場格局方面,USDT 繼續保持主導地位,佔比 62.25%;USDC 位居第二,市值 $62.554b(約 626 億美元),佔比 24.34%。
穩定幣市值前三網絡:
以太坊:$127.002b(1270 億美元)
波場(Tron):$81.395b(814 億美元)
Solana:$11.149b(111 億美元)
周增長最快的網絡 TOP3:
Noble:+45.57%(USDC 佔比 68.18%)
Movement:+28.75%(USDT 佔比 25.52%)
Hedera:+20.07%(USDC 佔比 99.84%)
數據來自 DefiLlama
從「個位數」到「通行 30 國」:全球穩定幣監管紅利對比觀察
穩定幣正快速演化為全球数字金融的關鍵基礎設施,各國監管也隨之加速落地。在這一過程中,「合規身份」已從被動合規轉化為戰略資產,為機構帶來市場准入、信任背書與制度紅利。
歐洲走在最前沿。MiCA 法案生效后,「一地獲牌,全區通行」的護照機制初步落地。根據 Circle 歐盟政策總監 Patrick Hansen 披露,已有 14 家穩定幣發行方與 39 家加密資產服務商獲批,包括 Coinbase、Kraken、OKX 等加密原生企業,也包括 BBVA、Clearstream 等傳統金融機構和 N26、eToro 等不同類型機構。統一的合規門檻與強力的監管執行,正在推動一個具備制度一致性和跨境通行力的歐洲加密市場成型。
香港選擇了更加審慎的路徑。金管局預計 8 月起實施穩定幣監管條例,首批僅發放個位數牌照,強調 100% 高質量資產儲備和風險隔離,禁止將儲備資產用於主動管理。這在提升系統穩定性的同時,也使發行人盈利模式承壓。由於收益結構高度依賴儲備利息和手續費,年化回報在正常利率環境下可能僅有 1–3%,難以覆蓋技術、合規、安全等剛性成本。但香港監管將穩定幣定位為鏈上金融的「清算貨幣層」,鼓勵其嵌入支付、資管、信貸等更廣泛生態中協同發展。這種「犧牲盈利換合規」的模式,意在通過制度安全性打造長期市場空間。監管沙盒機制也為在合規框架下的創新試驗預留了餘地。香港金管局推出的「Project Ensemble」就是一個具體例證,該項目正在探索代幣化債券、基金、碳信用、供應鏈金融等真實世界資產(RWA)的應用。
在人民幣穩定幣方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等機構提出「雙軌協同」發展模式:由香港承擔境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C)發行中心角色,通過境內外機構合作發起,或授權境內金融機構依託香港法人發行;境內則以上海自貿區為基礎推動境內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YC)試點。兩地協同形成人民幣穩定幣的「境內 + 境外」雙重體系,在鏈上金融、跨境結算、真實世界資產(RWA)等場景中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可用性與競爭力。在監管機制上,該路徑主張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門主導頂層制度設計,同時推動與香港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並藉助監管沙盒與电子圍網技術形成可控、可試驗的落地機制。
美國尚未建立聯邦統一牌照機制,但《GENIUS Act》的立法進程正推動穩定幣納入國家支付與清算體系。Circle 和 Ripple 等頭部企業正积極申請聯邦信託銀行牌照,爭取直接接入美聯儲清算網絡,意圖在「数字美元」框架下佔據核心結算角色。這一趨勢正在把「穩定幣合規性」轉化為未來美元数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全球穩定幣監管格局正在快速分化:歐盟強調市場整合,香港突出風險控制優先,美國押注於全球結算主導地位。在監管日益成為產業驅動力的背景下,穩定幣發行人必須結合各地制度路徑與自身能力稟賦,明確戰略定位,尋找真正可持續的發展模型。
数字金融新範式:牌照門檻下的穩定幣生態重塑與基礎設施崛起
穩定幣憑藉其技術優勢,正從單一的数字代幣演變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
然而,隨着美國《GENIUS Act》等監管法規日益趨嚴,穩定幣發行被推向了銀行級的合規門檻,要求高標準儲備、強監管牌照及核心結算對接能力。這堵合規高牆,令絕大多數企業望而卻步,卻也促使 Circle、Ripple 等加密巨頭紛紛申請聯邦信託銀行牌照,力圖掌握未來「数字美元」基礎設施的話語權。這一趨勢明確表明,直接發行穩定幣已成為一場僅限具備雄厚資本與牌照資質的大型機構的遊戲。
Agora 推出的穩定幣操作系統正試圖將這一高門檻過程進行結構性拆解。通過白標發行方案,Agora 提供了包括合規框架、託管服務、儲備管理、鏈上 AML、法幣通道、交易所對接等在內的全套模塊化服務,使企業能夠基於既有合規路徑快速部署自有品牌穩定幣,將重心聚焦在業務與產品本身。
這種能力抽象化趨勢,代表了穩定幣服務從「牌照持有型中介」向「底層能力平台」的演進。Paxos 等早期模式依賴自身牌照向第三方輸出發行服務,而 Agora 更強調將核心能力模塊標準化、網絡化,向更廣泛的機構開放穩定幣基礎設施。這種轉變降低了進入壁壘,為穩定幣成為「平台內貨幣」或「垂直場景清算層」提供了路徑。
Cobo 的穩定幣解決方案同樣體現了「金融功能向嵌入式基礎設施演化」的具體實踐和產物:清算、託管、風控與出入金等核心節點被封裝為標準化模塊,並通過 API 形式開放,使企業得以按需組合、靈活調用。在這一架構中,信任從機構本身轉移到接口本身,正如雲計算替代本地部署。鏈上錢包、MPC 與中心化託管確保資金合規與安全,多銀行通道與支付網絡實現了穩定幣在跨境場景中的高效流通,風控與鏈上監控模塊則為交易引入可被監管接受的行為規範。這種接口化結構正重塑穩定幣的市場邏輯——發行方不再承擔全流程能力,而是基於可信執行層構建自身服務體系,使穩定幣真正成為可組合、可治理、全球適配的金融原語。
微信支付 MCP 與「機器貨幣」的未來
7 月 3 日,騰訊元器平台宣布接入微信支付 MCP,開放下單、讚賞、訂單管理等能力,自此,AI Agent 開始具備「收款」能力,從單純的信息提供者進化為具備經濟行為的執行者。通過簡單的 API 調用或預設工作流,開發者即可讓 Agent 在用戶對話中完成服務生成、交付與支付,構建完整的商業閉環。這標志著 AI 商業模型進入自動化階段,為開發者打開新的商業入口。
這一進展與全球對 AI 商業化的實驗探索遙相呼應。此前,Anthropic 曾讓 Claude 3 LLM 獨立運營自動售貨機,儘管最終虧損,但 AI 在補貨、議價與風險控制方面表現穩健。事後復盤,此次實驗失敗的根本原因並非算法本身,而在於系統性缺失——目標對齊不清(比如「樂於助人」大於「追求利潤」)、定價策略缺位,缺乏訂單管理與 CRM 支撐。這一實驗显示,AI Agent 已具備技術能力,關鍵差距在於外部結構與授權基礎設施尚未完善。
支付系統正是 AI 商業能力突破的下一個瓶頸。傳統支付路徑為人設計,手續費高、結算慢、授權不靈活,與 Agent 的 24/7 運行、微支付、高度自動化需求存在結構性不適。穩定幣作為「機器原生貨幣」,天然契合 Agent 商業邏輯:極低成本允許細粒度動態定價;鏈上記錄與錢包地址可與 CRM 系統打通,實現用戶畫像和自動激勵;即時結算支持支付與訂單狀態同步,構建端到端、無需人工介入的訂單履約流程。
然而,當 AI Agent 擁有收款能力,也意味着風險的自動化放大。誘導支付、虛假內容販賣、乃至「AI 騙 AI」的新型模式,可能在零人工干預的前提下形成閉環。平台需同步完善權限管理與風控結構,對開發者准入、支付觸發邏輯和異常行為進行嚴格控制。AI Agent 的經濟身份已被激活,支付基礎設施的安全與治理,將直接決定這一新範式能否被健康釋放。
要點速覽
Circle 與全球知名交易所 OKX 建立合作關係,為 6000 萬 OKX 用戶提供 1:1 的 USD 與 USDC 雙向兌換服務;
雙方將通過共同的銀行合作夥伴簡化資金進出渠道,使客戶更容易使用 USDC 進行交易、支付等操作;
作為合作一部分,Circle 與 OKX 將共同開展教育和社區項目,幫助用戶了解 USDC 等数字貨幣的優勢。
為什麼重要
這一合作進一步拓展了 USDC 的全球可訪問性和流動性,显示 Circle 正积極擴大其作為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的市場影響力。通過與擁有大量用戶基礎的交易所建立深度整合,Circle 強化了其商業模式,同時增強了 USDC 在國際支付和交易領域的實用性。
要點速覽
據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集團旗下的螞蟻國際計劃在美國穩定幣監管完善後,將 Circle 的 USDC 穩定幣整合至其區塊鏈平台;
螞蟻集團去年處理的全球交易超過 1 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由其區塊鏈系統處理,显示其在数字支付領域的巨大體量;
螞蟻國際正在香港、新加坡和盧森堡申請穩定幣牌照,表明其正积極布局全球穩定幣業務,而與已上市的 Circle 合作是重要一步。
為什麼重要:
中國科技巨頭與美國領先穩定幣發行商的跨境合作,反映穩定幣在全球支付領域獲得主流認可,同時显示螞蟻集團正通過合規渠道拓展國際區塊鏈業務,這可能成為中國企業參与全球数字金融競爭的新模式。
要點速覽
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Meow 通過整合 Bridge 的 Orchestration API,成為美國首家讓企業直接在商業銀行平台發送和接收 USDC 的公司;
該解決方案解決了多項痛點:簡化了原本耗時的加密交易所開戶流程,消除了 USDC 與傳統會計系統的斷層,提供企業級資金控制,並降低了交易成本;
實施後效果顯著:Meow 交易量增長數十億,客戶賬戶數量增長三倍,並於 2024 年實現盈利,同時幫助企業將賬務處理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分鐘級別。
為什麼重要
這一案例展示了穩定幣在實際商業應用中的突破性進展,通過將 USDC 與傳統銀行服務無縫整合,降低了企業採用加密支付的門檻。Meow 和 Bridge 的合作為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利用穩定幣技術創造競爭優勢提供了模板,同時證明了穩定幣作為日常商業支付工具的可行性。
要點速覽
澳大利亞跨境支付獨角獸 Airwallex(空中雲匯)官網显示正在組建穩定幣平台團隊,並開放工程師職位招聘;
公司計劃構建允許客戶和內部系統在全球範圍內購買、持有、發送和結算代幣的基礎設施;
該平台旨在支持近乎即時的全球支付,並實現鏈上流動性與無縫法幣 - 穩定幣轉換,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務。
為什麼重要
作為估值超 30 億美元的支付巨頭,Airwallex 進軍穩定幣領域代表着傳統支付與區塊鏈技術的重要融合。這將為其全球支付網絡提供更高效的結算渠道,同時為機構級用戶提供更便捷的穩定幣服務,可能加速穩定幣在亞太地區跨境支付場景的應用。
要點速覽
Visa 宣布與穩定幣服務商 Bridge 建立合作關係,已開始在阿根廷、哥倫比亞、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推出穩定幣支付卡;
這一服務為買賣雙方提供更靈活的穩定幣交易方式,同時允許金融科技公司和企業通過單一 API 接口提供穩定幣支付卡服務;
拉美地區作為首個大規模推廣區域,反映出穩定幣在高通脹、匯率波動國家的實際應用價值,Visa 繼續拓展其加密支付網絡。
為什麼重要
傳統支付巨頭 Visa 進一步擴大在穩定幣領域的布局,特別選擇拉美高通脹地區作為重點市場,显示穩定幣正從投機工具轉向實用支付工具,並已獲得主流支付機構的戰略性認可。
要點速覽
美國國債總額再創歷史新高,打破今年 2 月創下的紀錄,政府需在高利率環境下持續發行大量債券以彌補支出缺口和滾動到期債務;
這導致利息支出佔比顯著增加,進一步加劇財政負擔,直接影響市場流動性、長期利率走勢和投資者信心;
面對債務危機,政府可能探索非傳統融資渠道,包括引導合規穩定幣發行商增加國債持有,形成一種「隱形量化寬鬆」機制,間接支持美債需求。
為什麼重要
持續攀升的國債不僅威脅美元長期穩定性,還可能重塑穩定幣監管環境,政府有動力將穩定幣儲備引導至國債市場,增加美債吸收渠道,這對 USDC 等主流穩定幣的儲備策略和監管合規將產生深遠影響。
要點速覽
美銀美津濃給予 Circle 股票(CRCL)「表現不佳」評級,目標價 85 美元,大幅低於當前交易價格,認為市場過度樂觀估值;
分析師指出三大風險因素:即將到來的降息周期、USDC 流通量相對停滯(自 4 月以來一直維持在 620 億美元)、以及結構性高昂的分銷成本(利潤率從 2023 年的 61% 下降至 2025 年初的 39%);
美銀美津濃認為 Circle 預測的 2027 年 45 億美元收入可能過高 25-30%,除非 USDC 採用率大幅提高或利率持續保持高位,而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
為什麼重要
儘管 Circle 上月以 31 美元 IPO 價成功登陸紐交所並迅速成為零售投資者熱門,但機構投資者開始質疑其估值合理性。隨着 GENIUS 法案等監管推進可能帶來更多競爭對手,加上 Coinbase 等合作夥伴通過提供收益率吸引更多 USDC 持有者(Coinbase 的 USDC 份額在一年多時間內從 8% 增至 22%),Circle 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利潤壓力和美元穩定幣市場份額挑戰。
要點速覽
韓國目前尚無明確的穩定幣監管指導方針,卻掀起了穩定幣商標註冊熱潮,幾乎每隔一天就有銀行或公司申請穩定幣相關商標;
一旦上市公司提交穩定幣商標申請,其股價通常在一天內暴漲 15-30%,這已成為市場常態反應;
韓國金融巨頭爭相入局,已申請穩定幣商標的機構包括 Toss Bank、新韓金融集團、KakaoPay、KB 國民銀行、KakaoBank、K Bank、新韓卡、未來資產等十餘家知名企業。
為什麼重要
韓國投資者對穩定幣領域熱情高漲,6 月 Circle 股票成為韓國投資者最熱門的外國股票,單月凈流入 4.1 億美元。這種全國性熱潮显示韓國正迅速成為亞洲穩定幣競爭的關鍵市場,投資者积極尋找「下一個 Circle」,未來可能催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韓國本土穩定幣項目。
要點速覽
一名攻擊者在 USDT0 項目方凍結其持有的 130 萬 USDT0 資產前僅 23 秒,成功將全部資金兌換為 USDC 逃脫;
USDT0 團隊反應迅速立即實施凍結,但由於區塊鏈交易確認時間差,未能阻止攻擊者完成資金轉移;
事件發生一小時后,USDC 發行方 Circle 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或採取凍結措施,引發社區對其安全響應機制的質疑。
為什麼重要
Circle 對被盜資金的處理方式將成為穩定幣安全協作的重要案例,其響應速度不僅關係到資金追回可能性,也考驗着中心化穩定幣發行商間的協調效率和市場信任。
要點速覽
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在瑞士擁有自己的金庫,目前持有約 80 噸黃金,價值約 80 億美元,占其儲備資產的近 5%;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稱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金庫」,但出於安全考慮未透露具體位置。金庫規模堪比瑞銀集團(UBS)公布的貴金屬和大宗商品持有量;
該公司還發行黃金支持的代幣 XAUT,每枚代幣由 1 盎司黃金支持,目前已發行相當於 7.7 噸黃金(約 8.19 億美元)的代幣,持有者可在瑞士直接兌換實物黃金。
為什麼重要
泰達積累如此大規模黃金儲備,凸顯穩定幣發行商尋求多元化資產支持的趨勢,以及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挑戰。然而,歐盟去年出台的穩定幣監管規則以及美國擬議中的法規,僅允許現金和類現金資產 ( 如短期國債 ) 作為法幣穩定幣的支持資產,這可能迫使 Tether 在尋求這些市場授權時出售其黃金儲備。
要點速覽
據知情人士透露,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已與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所 ByBit 秘密建立 USDC 收益分成協議,分享穩定幣儲備產生的收益;
Circle 此前已與 Coinbase 達成分成 50% USDC 儲備收益的協議,並在 IPO 前申請文件中披露了與 Binance 的類似合作;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任何持有大量 USDC 的交易所基本都與 Circle 有協議」,暗示這已成為 Circle 擴大 USDC 市場份額的標準商業模式。
為什麼重要
這揭示了穩定幣發行商如何通過收益分享激勵交易所促進其幣種使用,這種模式有助於 Circle 快速擴張 USDC 生態,同時也可能引發對儲備收益分配透明度和穩定幣業務實質的監管關注。
要點速覽
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金管局將於本月內公布實施指引,預計首批發放的牌照數量將在個位數;
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近期頻繁被投資者詢問穩定幣業務布局,政策開閘、交易效率提升與戰略佔位需求共同驅動市場熱情;
港府代幣化綠色債券結算周期已從 T+5 縮短至 T+1,證明區塊鏈技術能有效降低交易摩擦成本,香港希望將数字資產對接實體經濟。
為什麼重要
香港穩定幣監管框架的落地為亞洲数字資產市場設立了重要標杆,不僅提供了明確的合規路徑,還可能促進人民幣穩定幣發展。這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進入穩定幣領域,同時為中國大陸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和借鑒。
要點速覽
據 Circle 歐盟政策總監 Patrick Hansen 披露,歐盟 MiCA 法規實施六個月來,已有 14 家獲授權的穩定幣 ( 电子貨幣代幣 ) 發行商分佈在 7 個歐盟國家,其中法國、馬耳他和荷蘭各有 3 家,發行的 20 種穩定幣中 12 種與歐元掛鈎,7 種與美元掛鈎,1 種與捷克克朗掛鈎;
已有 39 家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CASP)獲得 MiCA 牌照,分佈在 9 個歐盟 / 歐洲經濟區國家,德國(12 家)和荷蘭(11 家)領先,機構類型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如 BBVA、Clearstream)、金融科技公司(如 N26、Trade Republic)和原生加密企業(如 Coinbase、Kraken);
目前尚無資產參考型代幣(ART)發行商獲批,显示市場需求不足;約 30 份白皮書已根據 MiCA 第二章針對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資產提交通知;荷蘭、波蘭等 6 國過渡期已結束,荷蘭金融市場管理局(AFM)在牌照發放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為什麼重要
MiCA 完全實施 6 個月後已显示出明顯的發展勢頭,歐洲各公司积極申請牌照以便將服務覆蓋到 30 個歐洲經濟區國家。這一監管框架正逐步建立歐洲加密資產市場的合規生態,為全球其他地區的穩定幣監管提供參考模式。歐盟的進展也显示了加密金融服務的機構化趨勢,傳統金融與加密原生企業正在同一監管框架下競爭。
要點速覽
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批准了由卡塔爾國家銀行和 DMZ Finance 支持的 QCD 貨幣市場基金,成為該地區首個獲批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該基金旨在將傳統資產上鏈,服務於各類機構應用場景,進一步強化中東作為数字資產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份聯合報告預測,全球代幣化實物資產(RWA)市場規模將在 2033 年達到 18.9 萬億美元,迪拜和多哈將成為早期領先地區。
為什麼重要
此舉標志著實物資產代幣化(RWA)領域的重要突破,中東正积極布局数字資產金融基礎設施,將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為全球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
要點速覽
Orbiter Finance 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Nano Labs 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名為 NBNB.io 的合規穩定幣跨鏈解決方案;
該方案將支持美元、港幣和離岸人民幣等多種法定貨幣的低成本跨鏈轉賬,計劃於 2025 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線;
這一合作旨在促進合規穩定幣在 BNB Chain 生態系統中的應用,特別是推動穩定幣在 DeFi 等區塊鏈場景中的實際落地。
為什麼重要
一家上市公司與專業跨鏈協議的合作標志著合規穩定幣向主流金融靠攏的重要一步,尤其是港幣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推出,將為亞洲地區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数字資產選擇,同時為 BNB Chain 生態帶來新的增長點。
要點速覽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建議人民幣穩定幣採取境內外聯動戰略,可在上海自貿區與香港同步推進創新探索;
提出兩種境內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YC)模式:多方機構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專門發行機構,或依託数字人民幣運營機構直接鑄造穩定幣;
文章指出基於 Web3.0 的穩定幣已超越傳統離岸與在岸概念,建議借鑒 BIS「統一賬本」理念推動数字人民幣與穩定幣協同發展。
為什麼重要
這一提案表明中國官方智庫已開始系統思考人民幣穩定幣戰略,強調通過制度創新和監管引導構建完整生態,對中國数字金融發展路徑和人民幣國際化数字戰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要點速覽
GENIUS 法案帶來監管明確性后,市場出現兩極分化:傳統金融巨頭憑藉資本優勢搶佔穩定幣發行權,金融科技公司則面臨流動性獲取挑戰;
Checker 精準定位為流動性服務提供商,幫助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克服三大痛點:淺薄的區域性流動性、高昂的技術與合規成本、低效的市場擴張;
該平台已與 Blox_globe、GrupoBraza 等多家前沿團隊合作,構建覆蓋拉各斯、聖保羅、巴黎和內羅畢等全球新興市場的分髮網絡。
為什麼重要
監管明確帶來的市場分層創造了新的商業機會——巨頭負責合規發行,專業服務商負責高效分發。Checker 通過解決流動性這一核心環節,正填補穩定幣從發行到全球廣泛使用的關鍵缺口。
要點速覽
Solayer 推出 Emerald Sub Cards 子卡服務,允許用戶通過一個主賬戶管理多張卡片,可為每張卡設置自定義標籤、獨立消費限額並追蹤支出;
該服務支持靈活用途分配,例如可為日常雜貨購物、家人使用、朋友共享或專項儲蓄設置獨立卡片,增強穩定幣支付的場景適應性;
服務已面向所有 Emerald Card 持卡人開放,用戶可通過 app.solayer.org/card 網站申請使用,標志著穩定幣支付向傳統銀行卡功能靠攏。
為什麼重要
Solayer 此舉代表穩定幣支付工具正快速完善用戶體驗,通過引入子卡管理等傳統銀行功能,降低了普通用戶採用穩定幣的門檻。這種創新將促進穩定幣在日常消費場景中的應用,同時為家庭財務管理和預算控制提供了加密友好型解決方案。
要點速覽
英國金融科技公司 Revolut 正洽談 10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 650 億美元,較去年增長 44%,美國投資公司 Greenoaks 有望領投;
有消息稱 Revolut 正秘密開發自有穩定幣,憑藉 5000 萬活躍用戶、跨 30 多國的銀行牌照和 Revolut X 加密交易所構建強大分銷網絡;
與傳統穩定幣發行商不同,Revolut 無需支付高昂渠道費用,自有分銷能力將成為其穩定幣業務的核心盈利點,有望實現更高利潤率。
為什麼重要
Revolut 以超級應用模式獲得高估值的同時,其穩定幣計劃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憑藉全棧金融牌照和龐大用戶基礎,Revolut 進軍穩定幣市場可能對現有發行商形成重大挑戰,並提供合規性與創新的新標準。
要點速覽
加密創企 Agora 宣布完成 5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由知名加密投資機構 Paradigm 領投,此前曾於去年完成 12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Agora 獨特商業模式提供穩定幣白標服務,允許企業在其 AUSD 穩定幣基礎上發行自有品牌穩定幣,同時共享底層互操作性和流動性優勢;
與主流穩定幣不同,Agora 設計將穩定幣背後的美元資產收益與合作夥伴分享,並與 State Street 和 VanEck 合作管理儲備金,目前 AUSD 市值約 1.3 億美元。
為什麼重要
隨着 Meta 和 Apple 等非加密巨頭涉足穩定幣領域,Agora 專註於幫助企業快速發行自有穩定幣的模式或將開闢新賽道。其「類公共產品」的收益分享機制和跨境支付能力,有望在美元波動性較大的非美地區獲得更廣泛應用。
要點速覽
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戰略投資區塊鏈分析公司 Crystal Intelligence,獲取實時風險監控、欺詐檢測和監管情報工具,加強打擊 USDT 相關犯罪;
加密犯罪近年激增,FBI 報告去年数字資產欺詐損失達 93 億美元,穩定幣因其廣泛流通性成為犯罪分子首選工具;
雙方已合作建立 Scam Alert 公共數據庫,標記與詐騙相關的錢包地址,提高透明度和防欺詐能力。
為什麼重要
隨着監管審查加強,Tether 通過主動投資合規技術展示其打擊非法活動的決心,既保護用戶安全,也為應對全球監管機構的審查做好準備。
要點速覽
加密領域風險投資在經歷 5 月低迷(5.94 億美元)后強勢反彈,6 月融資總額達到約 28 億美元,接近 3 月的 29 億美元高點;
6 月最大融資輪次來自 Kalshi(1.85 億美元 C 輪)、Digital Asset(1.35 億美元)和 Zama(5700 萬美元);另外阿聯酋購買了 1 億美元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代幣,a16z 購買了 7000 萬美元的 EigenLayer 代幣;
雖然 AI 項目數量最多(21 個項目融資 1.16 億美元 ),但金融服務類(Prime Services)以 5 個項目融資 11.5 億美元成為資金規模最大的類別;基礎設施項目也表現強勁,融資 8.81 億美元。
為什麼重要
6 月融資數據显示加密風投市場活力恢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後期融資(B 輪及以後)比例上升,這表明投資者正向更成熟的項目傾斜。儘管 AI 敘事火熱,但金融服務依然是資金主要流向,這種投資格局反映了市場在 Circle 上市后對加密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看好。
要點速覽
Monad 基金會收購穩定幣基礎設施提供商 Portal,前 Visa 加密產品創始成員 Raj Parekh 將加入擔任支付與穩定幣負責人;
Monad 區塊鏈已在公測階段展示突破性性能,5 個月處理 20 億交易,峰值達 10,000 TPS,專為支持數億用戶的穩定幣日常支付場景設計;
Portal 每日處理數百萬美元穩定幣結算,其即插即用工具包讓 Web2 企業輕鬆在應用中集成加密支付功能,收購后將保持獨立運營。
為什麼重要
此收購整合高性能區塊鏈與成熟穩定幣基礎設施,旨在解決穩定幣大規模應用的技術瓶頸,通過提供低成本交易和開發者友好工具,加速全球穩定幣應用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