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土澳大獅兄BroLeon 來源:X,@BroLeonAus
關於OKX交易所要在美國上市的消息圈裡傳的很廣,連同 OKB 最多的時候都漲了10個點,看了一圈大家的意見包括:
1、利好OKx擴大市場份額
2、利好 $OKB 上漲
3、利好@star_okx財富進一步自由
4、給其它沒有被招安的CEX和項目趟出新路子
5、牛市到頂信號
Hmmm, 裏面一些意見我不是很贊同,有些有意思。 本來我是想從@Yueqi_Yang記者的故事正文里看看她的意見,可惜要花幾百刀subscribe,還是算了。OKX真能美股上市也是件行業大事,我自己調研一下,隨心寫寫。
首先恭喜一徐明星這麼多年的布局終於要到了兌現的時刻。 從多年前港股買殼歐科雲鏈到後來寧願CEX捨棄大量C端用戶走合規,減少給 OKB 賦能,甚至在錢包大戰關鍵時刻自廢武功贊同業務走合規,都能看出他的決心。
很多事情在短期看你是很難理解的,比如曾經OKX在上幣和打新業務上也非常激進,但突然一下就變的異常保守。這不是在把自家C端用戶往外趕?(今天記者推文下面還有人在嘲OKX已經不是前三大CEX) 但如今你用美股上市這跟線去串起來過去他們的很多決策,就能理解了。
從野蠻生長到跨入主流金融,很多時候不壯士斷腕是不行的。
一句話: 徐明星為了招安是煞費苦心的,之前的大量迷之操作的謎底開始揭曉。如果上市,看點在哪?
拿 OKB 來舉個例子,如果 OKX 想要在美國上市, OKB 極有可能成為雞肋,甚至必須邊緣化(所以為啥今天會漲?可能是因為這個利好沒啥別的更相關的標的)。 過去兩年時間 OKB 為啥很少像 BNB 一樣給與打新賦能,很大原因就是會增強證券屬性,容易落入 Howey Test(證券認定標準)的判定框架。
監管視角:SEC 對平台幣極其敏感 在美國證券監管機構(SEC)眼中,絕大多數平台幣都可能被認定為“未註冊證券”,OKB 也不例外。 舉例:
• BNB:在 SEC 對 Binance 提起的訴訟中,明確指出 BNB 屬於證券。
• FTT:FTX 倒塌后,FTT 也被 SEC 指為違法證券。
• COINBASE:上市前曾主動放棄發行平台幣,避免潛在法律障礙。
所以:若 OKX 想順利在美上市,OKB 的“證券風險”是個巨大障礙。現在我感覺處在一個不敢推又不能砍的“雞肋”狀態。 我個人推測後續大概率OKX對待OKB 的策略是拆分業務結構 將 OKB 運營權獨立給非美國主體,作為國際市場的權益型代幣/去中心化的公鏈GAS。
問了幾個朋友,他們有的意見覺得甚至一定程度上 OKB 會被架空、成為“被拋棄的遺產”,即便OKX 成功上市后也會刻意淡化 OKB 的存在。 我同意另外一類觀點: OKB 可能會被保留下來,但盡量去除與CEX之間的強綁定關係,而去滿足去中心化的需求,比如OKX的公鏈。
最後結論: 現階段我不太會去投資OKB ,做空也得小心,因為這個幣過於中心化,除非市場理解錯邏輯關係,把OKX上市=利好OKB,產生FOMO,不然我也不敢。
我查了一下OKX美國業務負責人@Roshan_OKX在今年4月的文章,他們已經正式對美國用戶開放註冊,並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對全美推廣。 主打的概念是“加密貨幣超級應用程式”,提供更深的流動性,更低的交易費和更先進的交易工具。值得一提的是OKx的錢包也會同步開放,相比較CEX與當前美國主流CEX的優勢,錢包目前的確是吊打。
如果未來上市成功,看股票基本面其實也就是看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
我查了一下Coinbase的業務營收,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以其最近幾年的財報為基礎):
1. 交易收入(Transaction Revenue): 佔比最大,占 Coinbase 總營收的 70% 左右(牛市期間甚至更高)
2、訂閱與服務收入 Staking、託管、Earn、USDC利息等:20–35%(逐年提升)
而OKX的營收主要分佈在以下幾個核心模塊:
1、交易手續費(涵蓋現貨、槓桿、衍生品)——最主要收入;
2、存提款手續費(支持多國法幣)——穩定法幣通道收入;
3、質押/DeFi 抽成(Web3 服務)——未來可期;
但當前OKX的大殺器 OKX錢包並沒有開啟swap收費,如果接下來把美國市場的韭菜們口味也養刁了后,開啟每筆swap抽水的模式(目前Rabby錢包是每筆抽水0.25%),那將是非常客觀的收入,而且穩定。 加上OKX之前在全球布局拿下的合規牌照,通過美股上市可以對其基本面構成正向加成,因為能顯著提升 OKX 在全球其它地方已獲牌照的資本化價值和市場信任度(放大器)。
現在能看出徐明星布局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了吧,的確是有一手的。如果股票上市了,估值不是太誇張的話,我有想法去買入。
我覺得答案是:非常有可能!甚至幾乎可以肯定會起到“破冰”和“開閘”作用。 OKX 的成功上市,將是傳統金融監管體系首次實質性承認大型 CEX 的合法商業模式和風控能力。
這等於對整個行業發出一個強烈信號:“CeFi 不是原罪,合規可以上市。” 對比Coinbase這種天生貴匱的美國本土CEX來說,OKX代表的是從幣圈野蠻生長的草根CEX,是華人主導的CEX,是更原生的幣圈一代。
美國 SEC、CFTC、HK SFC、新加坡 MAS 等監管機構,都會密切關注 OKX 上市的結構、風控框架、信息披露方式。 OKX如果能成功,尤其對於 Binance 和 Bybit 這種在全球有巨大體量但尚未實現公開資本化的交易所,是一個路線的驗證。
如果 OKX 上市后表現良好(比如市值高、流動性好、財務數據穩定),二級市場會對 CEX 賽道重新估值。
到時候: 投行會主動找上門為 Binance、Bybit、甚至Bitget 安排上市路徑。(當然合規成本會非常大,我不認為當前很多CEX會願意接受這個代價) 而一些對沖基金和養老金也會開始布局 CeFi 股權,促進一級融資-上市退出-再募資的閉環形成。
1、OKB 不見得能收益於OKX的美國上市,投資需要謹慎
2、OKX如果上市成功,其業務基本面在美國市場是能打的,尤其是錢包業務。加上其海外提前牌照布局,股價估值不要小覷。
3、OKX如果成功,將成為 CeFi 歷史上的“破冰事件”——它不會立即讓 Binance、Bybit 上市,但會開啟路徑,讓市場與監管機構首次認真對待“CeFi 的資本市場化可能性”。
加密貨幣正規軍化的進程在加速了,新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