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Circle、BitGo 等多家加密貨幣公司正在計劃申請銀行牌照或其他類型的金融執照,以加強與美國銀行體系的連接。自 2022 年 FTX 倒閉及兩家加密友好銀行關閉后,行業受到監管壓力影響與傳統金融脫節。隨着美國政策環境變化,部分加密企業正尋求通過合規路徑重建與銀行體系的聯繫。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加密貨幣公司成功申請銀行牌照。幣安旗下的BPay Global獲得巴林中央銀行頒發的支付服務提供商(PSP)許可證。這一許可證允許幣安在巴林提供法幣充值、提現和託管等服務,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便捷的操作體驗,也增強了幣安在中東市場的競爭力。
由Mike Novogratz創立的加密貨幣公司Galaxy Digital,其英國子公司Galaxy Digital UK Ltd.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頒發的衍生品交易牌照。獲得FCA牌照不僅提升了Galaxy Digital的市場信譽,也為現有和潛在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信心,有助於其在全球擴張戰略中深化在倫敦這一關鍵金融中心的業務。
總部位於瑞士的加密貨幣銀行SEBA Bank,其在港子公司SEBA(Hong Kong)Limited獲得香港證監會(SFC)正式頒發的營運牌照,允許該公司在香港經營加密貨幣相關服務,能夠管理投資超過10%於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以及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等。
那麼為什麼加密貨幣公司會去申請銀行牌照呢?可以從拓展業務範圍、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增強合法性與可信度幾個方面去理解。
(一)拓展業務範圍
使加密貨幣公司業務操作在合規軌道上開展,避免因業務模糊或違規操作引發法律風險。如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主要支付機構(MPI)牌照的Hex Trust,可提供受監管的跨境匯款服務。進行各種法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以及加密貨幣與法幣之間的兌換;葡萄牙貝森銀行,為客戶提供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的自由兌換服務。
為加密貨幣相關的企業提供商業貸款,支持其業務發展、項目開發等。如為加密貨幣挖礦企業提供資金用於購買設備、擴大規模,向符合條件的個人用戶發放貸款,用戶可以用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品。如Silvergate Bank推出的“SEN Leverage”貸款,允許客戶以在合作加密資產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幣為抵押品借入美元。另外還可能幫助加密項目進行融資,如通過發行債券、股權融資等方式為項目籌集資金。
為加密貨幣交易提供包括線上支付、線下支付等多種方式。如與商戶合作,使消費者可以用加密貨幣進行購物支付,確保交易的順利完成,提高交易效率,降低風險。如貝森銀行能為法定貨幣及加密貨幣提供單地址或多地址間交易的收付及清結算服務。
為客戶提供專業加密貨幣託管、信託、投資理財服務。許多加密機構獲得牌照后都將加密貨幣託管作為重要業務,如法國興業銀行的加密貨幣部門Forge獲牌后可承接第三方数字資產訂單,提供託管服務。將客戶的加密資產或法幣資產進行信託管理,按照客戶的意願進行資產配置和管理。基於客戶的需求和風險偏好,為客戶提供加密貨幣投資組合管理服務,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增值;也可以開發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理財產品,如加密貨幣基金等。
為客戶提供加密貨幣相關的金融諮詢服務,包括市場分析、投資建議、合規諮詢等。還可以開展培訓業務,幫助客戶了解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利用銀行牌照的優勢開展跨境加密貨幣業務,如跨境加密貨幣交易、資金轉移等,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如貝森銀行作為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人民幣清算行(CIPS),在跨境支付和清算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支持全球範圍內的資金流動。
(二)提升市場競爭力
銀行牌照的獲取意味着公司需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如反洗錢、客戶資金保護等。這向市場表明公司運營規範、合規,能極大提升公司在用戶、投資者和合作夥伴眼中的可信度。如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主要支付機構(MPI)牌照的公司,在合規和風險管理方面具備一定實力。
銀行牌照使加密貨幣公司更容易與傳統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可以藉助其豐富的資源和客戶基礎,拓展業務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如與銀行合作開展資金存管、支付清算等業務,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加密資產保險服務等。獲得銀行牌照的加密貨幣公司更有機會參与行業協會和標準制定組織,與同行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和規範標準。
獲得銀行牌照后,公司可以接受存款,從而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這減少了對傳統銀行貸款或外部融資的依賴,降低了融資成本和資金壓力,使公司能夠更靈活地開展業務,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公司可以利用銀行牌照的優勢,優化資金運營效率,例如通過開展同業拆借、資金結算等業務,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資金閑置成本。
(三)增強合法性與信任度
獲得牌照意味着加密貨幣公司持續合規方面有更好的保障。獲得銀行牌照后,有更多機會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可通過定期報告、會議等形式,向監管機構反饋業務開展情況,同時了解監管機構對行業的最新看法和要求,獲取明確的合規指引。這能向消費者、投資者及合作夥伴表明,公司運營遵循嚴格的金融監管規定,增強各方對加密貨幣公司的信任,吸引更多客戶和資金。
如美國要求虛擬貨幣交易所和託管服務提供商註冊為貨幣服務企業(MSB),並遵守《反洗錢法》(AML)和《銀行保密法》(BSA)的相關規定。這向社會和市場表明密貨幣公司運營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使其業務開展具備合法性基礎。
牌照審核過程涵蓋了對公司財務狀況、管理團隊、技術設施等多方面的評估,通過審核說明公司在這些方面達到了監管機構設定的標準,向市場展示其專業形象進而增強市場對公司的信任度。
監管機構要求持牌加密貨幣公司建立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如實行客戶資金與自有資金隔離存放,防止資金挪用,保障客戶資金安全。這讓客戶資金有了更可靠的保障,從而增強了客戶對公司的信任。銀行牌照要求公司具備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以應對市場、信用、操作等各類風險。
Web3分佈式賬本公開透明,用戶能夠實時追蹤支付路徑和交易狀態,不僅提升支付可信度,還能降低欺詐風險,且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支付系統能夠更容易地實現無縫對接和互聯互通,打破傳統支付網絡之間的壁壘,促進全球支付市場的一體化發展。實踐中,Web3支付為中小企業在跨境貿易中常面臨支付難題和較高成本問題提供了更高效、低成本的支付解決方案,幫助中小企業更便捷地參与全球貿易,拓展國際市場,促進全球經濟的均衡發展;在面對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時,Web3支付可以提供一種繞過傳統支付體系限制的途徑,利用Web3支付網絡進行跨境交易,降低因制裁帶來的經濟影響,增強全球支付的韌性和靈活性。
隨着技術不斷髮展和完善,以及監管環境的逐漸成熟,Web3 應用將可能在全球支付清算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客觀上推動支付清算體系發生重大變革。一方面,Web3引入了如加密貨幣、穩定幣、非同質化代幣(NFT)等新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形式,豐富了全球支付的方式和選擇,甚至形成新型支付基礎設施。Web3支付的發展促使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的Web3企業之間展開競爭與合作,如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中具有穩定價值和快速轉賬的優勢,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提供了新的支付媒介。傳統金融機構需要积極探索Web3技術,進行数字化轉型;而Web3企業也需要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藉助其資源和經驗,共同推動全球支付體系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隨着 Web3 支付的全球化發展,可能順勢建立全球協作的規則框架。例如,Klickl 發起的全球 PayFi 倡議,旨在連接金融機構、科技公司與監管機構,推動全球支付標準、合規體系與流動性資源的協同共享,構建一個更高效、更普惠、更開放的跨境支付網絡。
2025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系列操作對全球支付清算體系產生多方面影響。加征關稅使跨境電商交易量下降,依賴低價策略的中小賣家退出,導致跨境支付筆數和金額短期減少;該政策引發全球股市和國際貿易動蕩,打破投資者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信任,使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產生信任危機,如美債被拋售、美元指數下跌,進而影響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支付清算體系的穩定性;關稅政策變化使跨境電商交易合規性要求提高,監管機構加強對跨境支付行業的關注,支付機構需加強對交易背景、資金來源等的審核,導致合規成本顯著增加。從長遠看,為降低風險,各國將可能會探索構建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和結算方式,探索運用更多科技創新手段解決跨境支付清算問題,推動全球支付清算體系向多元化發展,這可能也為Web3支付的應用發展提供了時代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