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隨着特朗普與馬斯克的雙雙認慫,關稅陰霾與利率博弈終於有所緩解,暫時讓全球歇了口氣,加密市場迎來久違的小陽春,比特幣飆升至9.3萬美元,ETH升破1700美元,MEME與AI板塊也喜迎普漲。
但在此之前,壓抑的熊市與走低的流動性也讓市場經歷了徹骨的寒冬。拉新,不僅成為交易所的核心目標,也成為了項目方的救命稻草。但新人難尋,且加密領域門檻較高,並非輕易就可找到目標群體。另一方面,在項目之外,不法的灰產團隊也正积極的尋找替罪羔羊。
在該背景下,好奇心強又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群體自然而然被盯上,成為了加密黑產與無底線交易平台詐騙的重災區。
4月17日,曼昆律師事務所的劉紅林律師發文披露了一起大學生涉虛擬貨幣洗錢的案件。在案例中,一位剛上大三的男生,在網上尋找兼職時無意間被人介紹了一起新業務——代購虛擬幣。流程非常簡單,對方通過轉賬將現金打入其個人賬戶,隨後該男生前往香港,在香港的街邊兌換店購買USDT,再轉回至對方指定的錢包地址。對方不僅囊括差旅費用,還可給出500至600的報酬。
數百元看似不多,但對於還未工作的大學生而言,已然是不錯的一筆收入,且流程並不繁瑣,相當於去旅遊一趟,看似輕鬆賺錢。而在實際操作中,對方還會刻意強調“虛擬貨幣在香港的合法性”,正好與港府的虛擬資產發展宣言相對應。在重重誘惑下,該男子連續完成數單。但好景不長,在銀行卡被凍結后,男生表示拒絕再度參与,對方卻一反常態,甩出聊天記錄和轉賬截圖威脅,其已然成為配合洗錢的詐騙團伙一員。在這時,男生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腳踏入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而更可怕的是,這已然不是個例,據劉律師透露,曼昆律師事務所在過去半年接到的此類求助數量明顯增多。
該種行為究竟是否算犯罪?劉林紅律師在文中也給出了詳細的答案,這一套流程已然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即為人熟知的幫信罪。在來源不明的資金經過個人賬戶進行虛擬幣交易與兌換、甚至跨境流動后,兼職已然變成了完整的協助洗錢犯罪路徑。而所謂的香港合法,並不等同於內地合法,更不等同於在內地收取資金境外兌換合法,核心在於資金來源,只要資金來源是內地,法律適用仍遵循內地法。
黑灰產人人喊打,也由來已久,與警方時常上演着貓與老鼠的追逐。然而,暗箭傷人固然讓人防不勝防,明面的誘騙也令人憎惡。就在最近,與之相對透明開放的交易平台,也將視野瞄準了大學生。
4月14日,ETHPanda、LXDAO 聯合發起人 Brucexu.eth 在社交平台揭露了部分幣圈交易平台正在向大學生群體發放所謂“合約體驗金”的情況,此類體驗金無法直接提現,而一旦盈利,收益歸學生所有;若發生虧損則無需償還,在朋友圈曬高額收益還可以獲得額外激勵。
相比直接下套的犯罪,該種手法更為隱晦。本金全免費贈送直接瞄準經濟相對拮据的大學生;體驗合約本身所帶有的高額槓桿,更是可以讓參与者欲罷不能,使其過早體會到賭場博弈的樂趣;隨後的朋友圈曬收益對應社交推廣與口耳相傳,進一步拓寬群體,誘騙更多風險意識薄弱的大學生。
可以看出,口號高呼“金融創新、賺錢思維”,但實際上,一連串的種種舉措無疑是在潛移默化的將所謂的“賭場文化”灌輸至三觀尚未完全健全、經濟也無法獨立的大學生群體。在當今時代就業難、階級固化的背景下,這是一種投放精準、潛伏期更長的變相殺豬盤。
該種行為的危害不必一一贅述,歷史早已給出過多的案例,校園貸、裸貸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成千上萬的家庭都曾毀於一旦。交易平台的以上操作,不僅是在坑害年輕人,也是在自毀前程,給行業造成難以磨滅的負面影響。
實際上,在本輪牛市中,大學生的確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核心群體。矚目的原因並非是其他,而是大學生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且精力充沛,更加適應如今鏈上文化的注意力經濟。在為人熟知的P小將中,有不少是還未走入社會的大學生,而在社區的黑客松中,大學生更是層出不窮,為行業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在此背景下,加密領域的項目與資本方都曾針對大學生推出過實習計劃,這本是一件人才培養的好事,但若將大學生視為拉新與合約的群體,這件事就徹底“變味”。
儘管曝光人士並未提到是何交易所冒大不韙如此操作,但評論區卻多次提到了一家交易所——Bitget。原因是在今年2月,Bitget曾經推出過校園大使拉新計劃,大學生可通過拉新獲得就業機會,還可獲得對應拉新交易額的返佣獎勵。儘管在加密社區的一眾抗議與反對下,該活動在上線不到半天後就結束,但Bitget給社區留下的印象卻難以作好,以至於在本次所提到的匿名交易平台中被頻繁指認。
隨後,Bitget華語負責人謝家印很快進行了回應與澄清,表示Bitget校園大使計劃旨在推廣區塊鏈技術、普及Web3知識,併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與實踐機會,未通過任何渠道或形式向學生群體定向發放合約體驗金來誘導交易。在謝家印的評論區下,也有不少曾參与活動的人士對其表達了肯定,澄清了Bitget活動的正當性。
實際上,Bitget的爭議也不局限在大學生推廣,就在最近,VOXEL/USDT永續期貨在4月20日出現異常,其交易量突然突破120億美元,導致Bitget被迫回滾賬戶降低損失的事件,也讓多數交易員怒指Bitget做市團隊有問題。儘管後續負責人回應可疑交易發生在個人市場參与者之間而非平台本身,但市場仍然不太買賬。
回到正題,向大學生推廣的交易所究竟是誰?儘管匿名未知,但從目前來看,有此動作的多是小型且初創交易所,有一定體量的大型交易所需要面對社區輿論,也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如此不愛惜羽毛的行為多不會予以執行。當然,在當下拉新難、流量難的背景下,是否存在部分交易所鋌而走險,也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黑產洗錢還是誘導合約,無辜的大學生似乎都成為了待宰的羔羊。歸根結底,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是詐騙最易得手的群體,他們普遍對免費資金、擼毛等操作產生興趣,難以抵擋賺快錢的誘惑,更是低估事件可能的風險與後果。在洗錢案例中,他們缺乏對風險的把控,難以識別內地合法與香港合法的區別,秉持着“為他人做事”的單純心態,一步步踏入詐騙分子的陷阱,最終被列入電詐涉案人員名單,不僅貸款、求職受到影響,甚至被拘留協助調查留下案底,連畢業都受到牽連,人生一落千丈。而在交易拉新中,他們潛移默化的接觸合約與槓桿,在心中埋上賭博的暗癮,終有一天生根發芽,成為一個個殺紅眼的賭徒。
當然,並非是禁止大學生參与Web3領域,作為一個創新的藍海,大學生的進入不僅是行業蓬勃發展的象徵,也是行業未來的希望。但是,景氣與希望是建立在對人生負責的前提下,大學生可以學習知識、培養愛好,進行技術建設,也可以參与風險對沖、小倉位投機娛樂,但萬萬不可以賭為癮,提早開啟潘多拉的魔盒。
因此,針對上述情況,一方面,大學生要擦亮雙眼,警惕虛擬貨幣相關的另類兼職,對可疑資金流動與莫名高收益持以懷疑態度,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正視行業,堅決拒絕可能的隱形賭癮行為,在接觸新行業與新領域的同時保持底線思維,切勿急功近利,即便要嘗試探索,最好也以無成本的空投切入,謹慎資金投入。
回歸到問題本身,面對這一切,大學生又是何其無辜,黑灰產與參与其中的交易平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黑灰產有監管制約,但加密交易仍存在空白,監管機構難以觸達,規範與準則更多需要依靠行業自律與輿論監督。
針對以上情況,律動Blockbeats在4月14日發起過反對倡議,呼籲行業人士發聲、施壓、抵制此類交易平台。在此,陀螺財經也呼籲,該類平台應及時停止此類收割行為,不要以突破道德底線為盈利工具,以傷害他人為利益源頭,應以長線眼光去建設行業,推動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https://mp.weixin.qq.com/s/7fqO8Itlk8e22kqYxGx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