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2025年4月21日,一場以“加密KOL副業突圍戰”為主題的Twitter Space吸引了眾多Web3愛好者的關注。這場直播匯聚了三位女性KOL:資深從業者Amber、極具親和力的錢小魚,以及twinkle平台市場負責人Kiki。她們圍繞“在熊市中如何挖掘KOL潛能”、“Web3短劇對個人IP的加持價值”及“女性在Web3中獨特的表達方式”展開了熱烈探討。
錢小魚自2018年入圈,自稱“老韭菜”,起初只是一次偶然面試機會,讓她對比特幣產生濃厚興趣,隨後一路從求職者成為加密社區的活躍建設者。她坦言,入圈初期對加密貨幣一無所知,但在火幣實習的經歷使她快速成長,“一圈一日,人間一年”正是她認知躍遷的真實寫照。
Amber則是在2017年趕上了ICO高潮“出廠即巔峰”的幸運兒,初期靠持有EOS資產迅速實現七位數資產積累。然而牛市幻滅后,她也經歷了巨大虧損。“Crypto就是認知的競賽,你只能賺到你認知內的錢”,這成為她在行業深耕的核心信條。
Kiki的故事與上述兩位不謀而合。她大學畢業后便一頭扎入Web3領域,從交易者轉型為市場負責人,並始終堅持以內容為引擎推動twinkle娛樂短劇宇宙的發展。
當被問及作為女性KOL在行業中是否具有“額外紅利”時,三位嘉賓各有不同理解。Amber直言,性別優勢有限,但“長得漂亮的確能吃飯”,她本人則更偏向依賴專業能力和內容輸出。她提出,“做Youtuber+Twitter聯動”是KOL突圍的有效路徑之一,還結合AI技術,運用AIGC批量生成內容與自動熱點追蹤,實現了IP的可持續活躍。
錢小魚則強調“回應感”的價值。她擅長高效回復社群用戶的問題,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客服式的溝通,但我做得很快樂”。她的思維邏輯是,把自己擅長的、輕鬆快樂的能力價值化,就能在KOL生態中長期穩定成長。
當話題轉向“與騙局正面交鋒”的經歷時,Amber自曝曾遭遇數次詐騙,從ICO到搬磚套利,從假空投到反擼毛,損失慘重;但也因此練就了識破陷阱的敏銳嗅覺。
相較而言,小魚則因早期在火幣負責官方Telegram客服運營,反而更早接觸到騙子套路。“識破騙局的本能就是,看見錢不要太激動”,她以冷靜實用的風格為社區提供了不少防騙經驗。
本次Space最大的亮點,正是圍繞“Web3短劇是否能成為KOL破局關鍵”的深入討論。
小魚表示,短劇作為新的表達形式,不僅自帶流量、容易出圈,更能為KOL增加真實感與親和力。“有臉的KOL,才是真正有溫度的IP。視頻化是連接粉絲、構建信任的最好方式。”她還計劃結合社群優勢,在多個高活躍度群中宣傳短劇片段,實現現象級傳播。
Amber則強調,“短劇是文化IP的重要抓手”。她指出,Crypto行業自帶神話敘事屬性,而短劇是傳遞這些敘事最輕巧也最具衝擊力的形式。她分享了如何藉助AI生成個人IP素材,如AI生圖、生視頻等,實現高頻更新與品牌人格統一。
Kiki作為twinkle的負責人,詳細分享了短劇平台如何“為人設而寫戲”,通過劇本與KOL真實氣質匹配,“不是讓你演別人,而是演一個放大了的你”。例如:分析型KOL可飾演反詐警官,毒舌型可演項目方卧底,AI專家可塑造成未來研究家,用戶互動也可參与劇情走向決策。
Amber展望Web3內容趨勢時提出:“IP是流動的,平台是可替換的,但個人品牌價值必須持續建設。”她強調KOL要保持差異化優勢的同時,也要學會抱團協作。“正如傳統娛樂圈的大咖頻繁聯動,Web3短劇也需要生態共建,才能形成持續出圈的內容效應。”
小魚則更看重短劇在“圈外破圈”上的作用:“很多人不想讓身邊人知道自己炒幣,但短劇是更溫和、更娛樂化的呈現方式。”她表示,這類內容可作為教育工具、情緒釋放口和文化載體,賦予Web3從業者更多身份角色與表達自由。
1. 系列短劇:以“碧海暗礁與黑琥珀”開篇,未來將探索諷刺B圈亂象、黑客割韭菜、反轉反詐等題材;
2. Web3綜藝:如脫口秀、AMA真人秀、電商任務挑戰等互動形式;
3. 用戶共創宇宙:設立角色共創室、劇情分潤、NFT二創激勵機制,讓每位KOL成為敘事體系中的“英雄”。
她強調:“我們不是找演員,而是找故事的合伙人。你帶人設,我們寫劇本,一起構建Web3娛樂敘事宇宙。”
這場聚焦於“副業突圍”與“短劇出圈”的直播,不僅呈現出加密行業從業者的多元生態,也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技術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真正連接人與人、把故事講出去的,是內容。
短劇、綜藝、訪談,甚至一句台詞,都可能成為Web3世界里的“新基礎設施”。而每一個KOL,或許都是下一個敘事核心。
直播回放鏈接:https://twitter.com/i/spaces/1RDxlzLDObEGL
備註: 本文基於嘉賓的直播討論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