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陳巧玲
2025 年 4 月 11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其他电子產品將豁免對等關稅。4月13日,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澄清稱,电子產品仍在未來一兩個月開徵的半導體產品的關稅的徵收範圍內。在周日發佈於 “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的一條帖子中,特朗普稱進口自中國的电子產品仍需繳納20% 的關稅,並且表示其政府將 “在即將開展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中,對半導體以及整個电子供應鏈進行審查”。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电子產品將暫時免受美國對等關稅的制約。但是,從中國進口的电子產品仍需繳納20%的關稅。這意味着,一部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蘋果手機需繳納 20% 的關稅,而無需繳納特朗普政府今年至今已額外徵收的 145% 的關稅。
這一暫時豁免舉措對中國的电子產品出口商來說意義重大。到目前為止,在中國被豁免關稅的產品類別中,規模最大的兩類產品是智能手機和電腦。這些被豁免的產品約佔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24%。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類电子產品價格便宜且性能高,徵收高額關稅對消費者的負面衝擊不言而喻。
對於中國台灣而言,這一暫時性豁免的影響尤其顯著。新增的豁免產品的價值估計會達到台灣地區對美出口額的 40%。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的零部件,這一產品已佔台灣地區對美出口額的五分之一。有了這項豁免政策以及 90 天的延期,台灣地區的加權新增關稅率大幅降至 5.5%左右。
這些新增的豁免對韓國來說也意義重大,新增豁免產品價值達到韓國對美出口額的 大約10%,其中,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的零部件是貢獻最大的部分。有了這項豁免政策以及90天的延期,韓國的加權新增關稅率將降至 15%左右。
類似地,這一豁免對於其他亞洲經濟體的潛在影響不容小覷。這份清單中新增的豁免產品金額大約佔亞洲對美出口額的 20% 。像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這些市場,它們對美國出口的暫時豁免的电子產品占當地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分別高達10%, 6%, 4%。有了這項豁免政策,至少東亞這些科技產業鏈的主要出口國將獲得一個深呼吸的機會。
首先,受影響產品的範圍遠大於市場預期。正如 2025 年 4 月 11 日白宮發布的備忘錄所显示的那樣,受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實際上,受影響的是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整個供應鏈生態系統,其中包括計算機、計算機零部件、智能手機、平板显示器、芯片製造設備以及其他相關的高科技电子產品,這是其將先進製造業回遷國內這一總體目標的一部分。
其次,目前從對等關稅清單中獲得豁免並不能保證這些產品在未來不會被重新列入該清單。這種不確定性未來四年很可能會持續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將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干擾東亞各主要經濟體的生產、貿易和經濟增長。
那麼,留給美國貿易夥伴的可選對策空間有多大呢?貿易夥伴可以嘗試通過向美國投入更多投資、增加從美國進口商品,為美國公司進一步開放市場准入以及消除所謂的非關稅壁壘等方式來減輕對美國的貿易赤字。然而,每種策略都是有局限性的。特朗普總統已在其社交媒體發文一再聲明,美國實施的行業關稅是基於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長遠考量,因此,在根本原則和方向上,是沒有談判餘地的。
如果針對半導體的行業關稅(廣義上包括手機、計算機以及許多其他电子產品以及相關產業鏈)沒有談判的空間,那麼亞洲的出口商可能需要做好應對重大負面影響的準備。如果以早些時候對鋼鐵和鋁以及汽車實施的行業關稅作為參考的話,那麼亞洲的芯片製造商和电子產品生產商可能需要儘快為美國徵收 25% 的關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