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Oliver,火星財經
2025 年 3 月 27 日,幣安甩出一記重磅:通過社區投票,一次性上線四枚新幣——MUBARAK、BROCCOLI714、TUT 和 BANANAS31,節奏快得像踩了油門。這不是簡單的上幣公告,而是幣安在牛市泥潭裡的一次戰略突圍。
這輪牛市表面熱火朝天,比特幣高位盤旋,散戶們喊着「all in」衝進場。可底下卻是乾涸的沙子,流動性像被晒乾的河床,資金來得快去得更快。市場像個巨大的吸塵器,散戶的錢包還沒捂熱,就被吸得一干二凈。罪魁禍首是誰?VC(風險投資)幣得背大鍋。過去幾年,靠着花哨的敘事和團隊光環,這些項目動輒融下天價估值,上線時頂着 3 億到 5 億市值開盤,FDV(完全稀釋估值)輕鬆飆到 10 億甚至 30 億。新幣上線即腰斬的戲碼屢見不鮮,散戶還沒來得及喊「to the moon」,賬戶餘額就先「to the floor」了,項目方和 VC 套現走人,留下一地雞毛。
這種「上線即巔峰」的收割模式,不僅澆滅了牛市的熱情,還讓交易所的口碑跌進谷底。散戶們開始懷疑:這牛市到底是財富派對,還是割韭菜的屠宰場?市場情緒低迷,資金分散,熱點曇花一現,牛市的光環下藏着深深的疲態。幣安顯然看不下去了,這次「四幣齊發」,擺明了是要給這潭死水扔塊大石頭,掀起些波瀾。
這場「四幣齊發」對牛市意味着什麼?短期是陣痛,資金分流,散戶抱怨:「市場被嚴重分流,誰還漲得動?」項目方也得捏把汗,估值被砍,KOL 報價得壓到 25%-35%,甚至交易所的 listing fee 都得重新談判。X 上有散戶吐槽:「投票沒了意義,幣安是在逗我們玩。」這話雖誇張,卻道出了市場的迷茫。
但長遠看,這是牛市「去偽存真」的必經之路。幣安用高頻上幣打麻木市場,上幣效應沒了,溢價沒了,只剩自由博弈。那些靠炒作、靠 VC 抱團的項目,會像膿包一樣被擠爆;有真實社區和場景的,才能殺出重圍。何一說得直白:「手裡有錢的項目快爬起來卷,躺了的項目送去投票下幣。」這話配上幣安早推出的「投票下架機制」,簡直是雙重警鐘——不卷就淘汰。表現差的項目直接踢出去,散戶的上漲空間反而更大,這比「高溢價上線即破發」健康得多。
幣安抓住了市場麻木的窗口期,加速擠膿包,不留喘息空間。有人在 X 上分析:「鏈上 meme 的市值上限會受沉重打擊,CEX 內山寨幣上漲可能性更小。」這不正是幣安想要的嗎?把泡沫擠干,讓市場回歸理性,優質項目才能浮出水面。散戶短期痛,長期卻可能迎來更公平的造富機會。
過去,幣安是交易所里的「貴族」,上幣門檻高得像皇室大門,項目得有出身、有故事,還得經過層層篩選才能上桌。那時候,一個新幣上了幣安,就像拿到了通往財富自由的船票,散戶蜂擁而至,價格扶搖直上。可如今,貴族下凡了。這次「四幣齊發」,加上 Alpha 通道、Launchpool、Pancake IDO 的快節奏,擺出一副「批發市場」的架勢。
砍泡沫,重定價。
幣安最近的高頻上幣,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把市場虛高的泡沫剪得七零八落。VC 幣的 FDV 從 10 億 -30 億砍到 3 億 -5 億,meme 幣縮到 5000 萬 -1 億。這是流動性枯竭后的現實價碼,不管你前幾年靠着多牛的團隊、多美的敘事融了多少錢,市場就這麼多錢,你就值這個價。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種估值下殺是熊市出清的自然延續,但幣安主動加速了這一進程,試圖搶佔定價權的制高點。
搶地盤,下沉突圍。
中小交易所靠低門檻搶了不少流量,鏈上 meme 項目也把散戶的心勾得痒痒。幣安坐不住了,憑啥讓你們吃肉,我只能喝西北風?從 Alpha 到合約,再到現貨和打新,幣安全線出擊,覆蓋從 meme 到中小項目的全頻段。有人在 X 上評論:「幣安這是要重新拿回市場的定價權,改變『一上幣安就終點』的體系。」這話不無道理,幣安不僅要搶迴流量,還要壓住鏈上 meme 的市值上限,把散戶的注意力牢牢鎖在自家生態里。
生態閉環,全面布局。
幣安的野心不止於此。它通過 Alpha 打通鏈上熱點,用 BNB 鏈拉動生態,用錢包綁定用戶,構建了一個從投資到交易的閉環。BNB 的地位被越堆越高,打新、投票、理財,樣樣離不開它,幣價穩如鐵板,BNB/BTC 對子硬是沒掉下去。散戶拿着 BNB 就像握着牛市裡的「定海神針」,如果 BTC 再往上沖,BNB 怕是要成為基本面最硬的幣之一。
可就在大家熱議幣安的戰略轉向時,CZ 卻跳出來潑冷水:「沒有對賭條款。也沒啥戰略(至少從我個人角度來說)。」這話像在打太極,沒對賭說明不是資本逼的,沒戰略卻順勢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這「無招勝有招」的味道,耐人尋味。或許,幣安的每一步都不是刻意設計,而是對市場脈搏的精準拿捏。
「四幣齊發」只是前菜。未來,幣安可能批量上 10 個 20 個幣,把市場打成一鍋粥,徹底脫敏;或者強化下架機制,逼項目卷出新高度;打通 BNB 生態,建一個從投資到交易的閉環帝國。中小交易所想喘口氣,怕是越來越難。有人預測:「VC 投資會重新降低估值,幣安再一次掌控整個市場。」這話雖大膽,但並非空穴來風。幣安這艘大船,正用看似隨意的航線,駛向更深的藍海。
還有個有趣的點:幣安這次上幣,甚至不在「新幣專區」給流量曝光,擺明了不捧場。有聲音調侃:「幣安變廉價了。」這話聽着刺耳,卻也反映了幣安從「精選超市」到「批發市場」的轉型。廉價不廉價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的是日活、交易量和生態控制力。
幣安這場豪賭,既是應對流動性困局的無奈,也是重塑市場秩序的主動出擊。它從貴族變鬥士,用高頻上幣砍泡沫,用下架機制逼競爭。對散戶來說,短期痛長期公平;對項目方來說,夢醒時分,捲起來吧。CZ 說「沒啥戰略」,何一喊「快爬起來卷」,這對組合一唱一和,硬是把幣安玩出了新花樣。
牛市規則變了,幣安掀桌后笑眯眯地說:「來,重新洗牌。」誰能笑到最後,看誰跑得更快。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