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文章來源:潮新聞
作者:張留
ChatGPT所帶來的震撼,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前幾天,就在我們忙着過大年時,大洋彼岸,OpenAI又悄無聲息地放出了“王炸”:顛覆人類對AI視頻認知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它能根據文字,創造超出想象的逼真畫面,而且還是一鏡到底的那種。
有人直呼,丟進去一部小說,就能生成一部大片的時代要來了。
“Sora大模型的橫空出世,相信很多同志已經看到了。”2月18日,龍年新春首個工作日,杭州市新春第一會——“深化改革、強基固本”主題年推進大會上,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劉捷不僅提到了Sora大模型,還連提了兩次。
關於Sora的話題熱度不減,引發了360創始人周鴻禕、全球頂尖AI學者楊立昆等人下場討論,但一地主官談Sora大模型,在全網公開信息中還是不多見的。
杭州關心Sora,究竟是在關心什麼?Sora能給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競速帶來哪些啟發?
杭州新春第一會第一次提及Sora大模型時,談的是数字經濟加速發展時搶抓人工智能機遇的戰略意義。
“Sora大模型為数字經濟創新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形成了引領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通道,這不僅帶來很大啟發,更大地帶來了產業的衝擊。”劉捷說到,杭州数字經濟高速發展,在這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上,唯有加快改革、加快發展,適應和搶抓新機遇。
這當中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杭州的数字經濟正在加速發展、創新發展。
剛剛過去的2023年,杭州成為了中國第八座“兩萬億之城”。
杭州城市能級的躍升,就在於抓住了上一輪数字化時代的機遇,互聯網、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在激烈的全球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2023年,杭州数字經濟核心增加值達5675億元,比上年增長8.5%,佔GDP比重28.3%,創歷史新高。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
第二層含義,是從数字化到智能化,杭州乃至中國的数字經濟創新感受到了危機。
“差距很大。”這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副總經理侯勇對於Sora刷屏后的第一觀感。在他看來,原先中國在5G、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方面一路快跑,讓美國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但現在,從ChatGPT到Sora,美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一下子就與世界其他地區拉開了跨代的差距。
“關鍵點還是軟件和算法的差距。”侯勇說。
的確,進入到人工智能時代,数字經濟就像一趟起跑后的高速列車,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稍有不慎,就會被遠遠甩下。
如果要有一趟中國的列車跑在前頭,那麼就要有一個地方能夠站出來。
作為全國数字經濟第一城,該是當仁不讓、舍我其誰。杭州將2024年定為“深化改革、強基固本”主題年,正是期望在数字經濟支撐杭州站上“兩萬億之城”的大關之後,動員全市上下迅速轉換思想頻道,做到思想上聚神、戰略上聚焦。
“聚焦點應該就是新質生產力。”侯勇說,自從Sora大模型橫空出世以後,他與各地影視從業人員聊了聊,一股恐慌感撲面而來。因為隨着生產工具的革新,生產關係從人與人,變成了人與機器的新型生產關係,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按照杭州新春第一會的部署,杭州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趨勢,高水平做好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方式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創新等創新文章,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和難點,進一步促進全要素生產力大幅提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
杭州新春第一會第二次提及Sora大模型時,談的是杭州要將人工智能時代的算力成本降到最低。
“剛才我們講到,現在視頻領域的大模型出來了。”說到算力時,劉捷再次提到了Sora大模型,並亮出了以算力高質量發展支撐数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雄心:“創新推出‘算力券’,發展通用大模式和垂直領域大模型,着力打造全國算力成本窪地和模型輸出地”。
算力,為何如此重要?
在每一次工業革命,背後都有一個科技策源的關鍵生產要素。
蒸汽化時代,英國靠着蒸汽機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電氣化時代,德國興起了強大的電氣工業。
数字化時代,美國憑藉以硅谷為代表的科技高地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到了人工智能時代,算力將是大國崛起的關鍵生產要素。
“算力中心,已經變成了新型基礎設施。”侯勇說,回過頭看,幾年前杭州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就是在超算與智算中,選擇了“智算”路線,並走上了國產化道路,成為了全國最早布局智算中心的城市之一。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
從全國看,智算中心變得越來越普遍。
因為無論哪個城市,只要招引人工智能企業,首先看的就是有沒有算力支撐。在天津,每月每P(1P相當於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的價格是兩三千元,而瀋陽更是低到了800元左右。算力,已經變成了產業園區的配套,被看成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数字經濟強省浙江,發力沖向算力強省。今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優化提升算力供給能力”。按照浙江部署,要积極融入國家長三角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加快打造成為長三角新型算力中心,使之成為浙江数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重要基石。
按照杭州新春第一會的部署,將把降低算力成本進行到底。從加快新型算力中心建設,提供信創雲和人工智能算力服務,成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關鍵基礎設施;到構建通用算力、超算算力和邊緣算力協同發展的新型算力體系……一條綜合算力成本最低的改革路線已經躍然紙上。
降低算力成本的“本”,只是杭州深化改革、強基固本的一個關鍵切面。
每年各地的新春第一會,都被賦予了風向標的意義。關乎起勢,也決定了各地一年工作的關鍵KPI。
杭州今年的新春第一會,與眾不同。會上印發的《關於推進“深化改革、強基固本”主題年活動的方案》,沒有大話套話,全部是近期重點工作清單,明確了分管的市領導及責任單位,給出了完成時限。
也就是說,在“Deadline”前,分管領導和責任單位,必須要將各自負責的重點工作完成,包括12項深化改革項目、23項強基固本工作任務,其中包括構建環大學大科創平台創新生態圈、構建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探索數據交易制度、打造大科學裝置體系等等。
關鍵KPI領回去了,以“打頭陣、當頭雁”的精氣神加油干,以長期主義者的韌勁干一件、成一件,剛剛邁過“兩萬億”和超大城市的杭州,一定會儘早迎來下一個城市晉檔升級的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