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AR眼鏡,作為下一代显示平台和計算平台,以及AI入口,是最有可能取代手機的形態。在AR眼鏡中,显示是最核心,以及最具有創新性和想象力的模組。
整個AR显示模組,包含兩大部分:具有微显示屏的光機,以及光學融合鏡片。光學鏡片經過20多年的迭代,路線已經比較收斂,主要以波導形態為主。光機層面,基於LCOS和MicroLED的显示技術,是行業主流的方案。
從發光原理和光學架構來看,MicroLED是自發光、無機材料體系,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高壽命、光路簡單等優勢,這讓它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終極方案”。但MicroLED的量產難度卻非常大,尤其是全彩的MicroLED光機,量產挑戰巨大。通過X-cube稜鏡合光方案,對準精度需要達到像素級,甚至亞像素級,這對工藝和良率都是巨大挑戰。而單片三色MicroLED方案,距離量產就更遠。
圖片:LED工作原理,以及實現全彩Micro-LED的幾種方式,其中(e)採用的合色稜鏡是當前主流方式,(f)單片集成三色還處於早期研發階段。
圖片:拆機显示Meta Ray-Ban Display AR眼鏡採用了LCOS光機。
正因如此,Meta在9月份發布的AR眼鏡,還是選擇了更加成熟穩妥的LCOS光機路線。基於LCOS的全彩光機在當前以及可見未來,仍是最成熟、最具可實現性的選擇。
而且,LCOS本身也在不斷迭代,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方向之一,就是將傳統LED光源替換為三色激光光源。理論上,激光光源與LCOS搭配,是天然的絕配。
我們先從光源側展開,再從圖像調製側展開。激光,相對於普通的光,比如LED,物理本質的差異主要有光譜帶寬、偏振、相干性。而圍繞這三個特性,在光學显示性能方面,直接與亮度、色域、功耗和體積等顯性指標密切相關。
首先,我們先從這三個基本性質了解激光。光,其實是電磁波,只不過位於可見光波段,與微波爐用的微波,沒有物理本質區別。光作為電磁波,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波長,而是有一個光譜帶寬。
LED的帶寬比較寬,通常在~30 nm,比如綠光LED,其典型的發光光譜大致在520 nm±15 nm的範圍。而激光的帶寬就非常窄,可以達到~2nm,有的甚至可達到0.1 nm以內。
圖片:激光光源和LED發射光譜對比。
偏振,是指電磁波的電場指向。簡單理解,電磁場是一個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而偏振,就是電場的方向。電場方向垂直於入射面,叫S光;平行於入射面,叫P光。
這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S和P光。LED的偏振是隨機分佈,而激光的偏振態,是有固定取向的,比如TE、TM模式,可以對應於S或者P偏振。
相干性,則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保持與原來光源一致的特性。比如空間相干性,是指經過相當長的傳輸距離,光源的偏振態等特性還能保持一致。
這種相干性,在很多場景非常重要,比如通過分光,不同路徑最終還可以進行相干疊加,產生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
對於很多高精密的測量系統,就需要具有高度相干性的激光作為測量光源,這就是干涉儀。比如,在EUV的測量系統里,就需要用這種方式實現納米甚至皮米級的測量精度。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激光與其他光源的差異,就是:激光非常“一致”,非常“聚焦”。激光裏面的所有光都是步調一致,頻率一致,電場方向一致,對應上面的窄帶寬與固定偏振。相干性,就是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還能保持一致的特性。
激光的“一致”和“聚焦”,帶來最大的效應,就是在很小的空間,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正如很多成功學都說,要像激光一樣聚焦。
這也是為什麼激光會是一種戰略武器。在大能量應用場景,有激光武器、激光切割、甚至核聚變點火裝置;在中小能量應用場景,有光通信、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显示。
其次,在显示層面,激光光源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激光光源的發光面積小、發散角小、耦合效率高、准直損耗低;而LED則存在寬帶譜、非偏振、高發散等限制,使得有效利用率低得多。基於激光光源的系統,通常比LED系統獲得的亮度更高。
在實際光引擎中,激光光源的出射亮度可達1000–2000 cd/mm²,甚至更高;而LED光源通常在幾十到數百 cd/mm²的量級。這一數量級的差異,使得激光在同等體積內可實現更高的系統亮度。
在2C家用投影儀里,這兩者的性能差異,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低端LED投影儀亮度通常在500–800 ANSI流明;中端混合光源可達1000–2000 ANSI流明;而高端三激光投影則輕鬆突破3000 ANSI流明。
高端的投影,比如很多電影院,主要是激光光源,調製器件有基於DLP和LCOS芯片的兩種方案。隨着豪威集團、華為海思進入LCOS芯片領域,德州儀器TI主導的DLP芯片市場,可能會逐漸被LCOS侵蝕。
最後,激光光源,除了了天然的亮度優勢,還有寬色域的優勢。激光的光譜帶寬很窄,這意味着顏色更加純凈,通過RGB三色合光,能夠覆蓋更加寬廣的色域。例如激光显示覆蓋的色域接近甚至超過BT.2020標準(>90%),而普通LCD通常只能覆蓋sRGB或部分P3。
簡單來講,BT.2020類似一個大色盤,LCD的显示顏色範圍只能覆蓋~70%,而激光能達到90%以上,甚至100%全覆蓋。這也是為什麼高端影院主要採用激光投影。
圖片:激光色域覆蓋>90%以上Rec.2020(超高清電視國際標準)。
當然,從AR显示現階段的需求來看,亮度的重要性要高過色域的寬廣度。寬廣的色域,主要是在觀影類場景中更為重要。
要显示圖像,除了光源,還需要有產生圖像的調製器。調製器簡單來講,就是非常微小的像素開關陣列。通過百萬個像素開關的開和關,就可以拼成圖像,而圖像的連續運動,就是視頻。
MicroLED显示的調製器,是每個MicroLED燈背後的CMOS驅動。例如Meta眼鏡的像素是600×600,用MicroLED就需要有36萬個像素髮光,CMOS驅動就是在控制哪些燈亮、哪些燈暗。MicroLED屏幕的生產,簡單來講,先是一個燈(MicroLED)一個燈單獨生長,然後巨量轉移、規整放置在一起。
每個燈的尺寸大約在幾微米級,要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顆燈高效率、高一致性、高可靠性地嚴格對準(比如幾百納米的對準精度)地放在一起,非常具有挑戰性。這也是MicroLED一直存在的量產挑戰。這還只是一塊單色屏幕。
圖片:Micro-LED巨量轉移示意圖。
要做成彩色,就需要三塊這樣的屏幕合起來,並且對準,難度成倍增加。而LCOS投影,則是一個大光源(三色LED或三色激光合光),通過LCOS上的液晶分子進行明暗調控。雖然兩者都是調製,但本質差異非常大。
LCOS的像素,是通過CMOS工藝製成像素電極,去單獨控制每一個液晶像素分子層。通過施加不同電壓,使液晶分子有不同取向。液晶取向不同,會讓光的透過率從0到100%調節。0就是全暗,100%就是全亮,中間就是灰階。由於這些像素電極是一體式半導體工藝完成的,並不需要像MicroLED那樣先生長再轉移,LCOS全彩量產難度低很多。
LCOS實現全彩的方式,是用三顆RGB顏色的LED燈或激光作為照明。
其中關鍵有兩部分:LCOS負責光的偏振調製,PBS(偏振分束器)負責偏振光的篩選。 液晶對光的調製是通過偏振實現的。通常入射光是S光,通過PBS反射到LCOS面板。
面板對不同區域施加不同電壓后,S光會轉變為P光。如果不施加電壓,S光保持不變;如果施加滿電壓,S光完全轉為P光。PBS具有高度的偏振選擇性,反射S光,透過P光。
這樣,經過調製的光(圖像)就會通過PBS進入投影光路,從而輸出圖像。通過不同角度的液晶分子旋轉,可以控制不同偏振成分,實現能量輸出和灰度調製。
關鍵在於偏振控制。由於LED光本身沒有特定偏振態,所以需要在入射端加偏振片,這會直接損失一半能量。而使用激光光源,其出射偏振態可在激光器端控制,使能量利用率更高。
從光學設計角度來看,激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准直性好,也就是發散角小。
光學系統的重要作用,就是對光的角度和形態進行控制。發出去的光,像潑出去的水一樣,總是傾向於發散。激光的發散角可以小於1°,而LED發散角通常達到幾十度。
大的發散角需要更大的光學元件和系統尺寸去控制。所以激光的小發散角意味着所需的光學准直投影系統更小,能量集中度更高,雜散光更容易控制,最終體現為更高的圖像對比度。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激光的“一致”和“聚焦”特性,帶來了更高亮度、更純更寬廣的顏色、更高的對比度,以及更緊湊的光學系統。
激光显示系統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散斑。散斑的存在,正是因為激光太過“一致”。激光具有很強的相干性,而任何錶面都不是完美光滑。激光經過這些粗糙的微表面,在投影面相干疊加后,就會產生亮度不一致的散斑。相干疊加就像雙縫干涉,會產生明暗相間的條紋。
散斑很難徹底消除,因為這是激光的物理本質所致。這成為制約激光+ LCOS 方案普及的關鍵挑戰。
而這一痛點,已經有行業企業取得了突破。比如大家應該都聽過的光峰科技。激光光源以及相關的消散斑技術,是他們的的核心技術優勢所在。光峰科技深耕半導體激光光源技術十多年,對於消除激光散斑有獨到見解。據說,光峰科技還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以針對AR眼鏡的特定需求,對激光器實現針對不同功率的批量定製,這將是極大的競爭優勢。
另外,在AR显示中,對散斑的容忍度相對更高。因為AR显示的真實應用場景,並不是為了觀看電影,而是與現實融合显示。我們不需要完整显示整個畫面,只需要在關鍵區域疊加關鍵信息即可。
在消費級投影儀市場,三激光+LCOS方案主要應用於高端市場,並已開始向中端市場滲透。在微投影的AR眼鏡中,激光+LCOS,理應成為一條極具競爭力的重要技術路徑。
作為ARVR行業的帶頭大哥,Meta,通過一篇Nature論文,已經向大家展示了下下一代的近眼显示方案。
那就是LCOS + 激光光源 + 光子器件。這裏的光子器件,就是用平面的集成光路,去替代自由空間的光路。而這個方案的底層,還是激光光源,加LCOS。因為這二者從理論上就是天生絕配。
*聲明:非VR陀螺官方稿,法律問題一切與VR陀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