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2018年,柬埔寨金邊湄公河畔的豪華別墅里,一場耗資不菲的慶功宴正在舉行。餐桌上,價值數百美元的魚翅湯熱氣騰騰,泰國演員沙哈雅克·波斯安基特看着主位上那個皮膚蒼白、留着山羊胡的男人,恍惚間覺得對方像是現實版“教父”。
這個男人就是陳志,彼時已憑藉太子集團成為柬埔寨商界紅人,正為自己投資的柬埔寨首部好萊塢風格動作片《獵物》慶功。沒人能想到,這位看似風光的“商業大亨”,背後藏着一個橫跨多國、沾滿血淚的詐騙帝國。
1987年,陳志出生於福建,據他旗下新加坡基金公司的宣傳,他是“商業神童”,三歲就幫家族在深圳打理生意,成年後還在福建開了家小網吧。
但真正改變他命運的,是2011年的柬埔寨之行。彼時的柬埔寨房地產市場尚處“藍海”,陳志帶着野心闖入,成立了第一家房地產公司。4年後,太子集團正式誕生,這個名字後來成了柬埔寨街頭隨處可見的品牌,也成了無數人噩夢的開端。
要在異國站穩腳跟,光靠生意不夠。2014年,陳志花25萬美元完成柬埔寨歸化,拿到了當地人眼中的“特權通行證”。更關鍵的是,他深諳“政商勾結”的門道:2017年,王室法令任命他為內政部顧問,相當於副國務卿級別;此後,他又先後成為時任首相洪森、現任首相洪馬奈的顧問,甚至陪伴洪森出訪古巴、代表柬政府援助老撾。

2020年,陳志被授予“公爵”稱號,與洪森並肩而立的照片傳遍柬埔寨。此時的他,不再是那個福建來的普通商人,而是手握政商資源、身價數十億的柬埔寨新貴。
在柬埔寨東南部邊境的金運科技園區,10英尺高的混凝土牆頂部纏着帶刺鐵絲,五層宿舍樓的窗戶裝着金屬欄杆——這裏名義上是工業園區,實則是關押詐騙勞工的“監獄”。
當地居民潘哈見過逃跑者的下場:“保安會把他們打得快死了才拖回來,我兄弟是安全主管,他說不打就沒人怕,會有更多人逃。”園區里,越南人、中國人、馬來西亞人被強迫每天工作12小時,進行“殺豬盤”詐騙;不服從或業績差的人,會被關在B1樓遭毆打、電擊;女性勞工還會被迫賣淫、拍攝色情視頻。
更殘忍的是“贖金模式”:如果受害者家屬不按要求交錢,園區就會把酷刑視頻發給家屬。有居民目睹保安用車撞倒逃跑者,用電牛鞭電擊;前保安透露,逃跑者被抓回后,還會被賣到其他園區,而舉報逃跑者能拿到50美元賞金。
太子集團的罪惡遠不止於此:中國法院文件显示,2016年至2022年,太子集團從非法賭博中獲利超50億元人民幣。為規避中國資本管制,他們招募了成百上千名“錢騾”,用銀行卡跨境轉移賭資。聯合國估計,柬埔寨約10萬被奴役人口中,不少與太子集團有關。可陳志卻憑藉與柬埔寨高層的關係,讓這些罪惡長期被掩蓋——他是洪森、洪馬奈的顧問,集團高管與前內政部長韶肯合夥做生意,當地警察甚至被聘為園區保安。
陳志很懂如何打造“正面形象”。他投資拍攝《獵物》,講述中國偵探在柬埔寨卧底打擊網絡犯罪的故事,可現實里,他的集團卻被中國法院認定為“臭名昭著的跨國在線賭博犯罪團伙”。

他還熱衷“慈善”:捐錢給當地社區,創立“陳志獎學金”資助柬埔寨學生,甚至在西哈努克城建造商場、超市、銀行,把這個破舊的海濱小鎮打造成“新澳門”。這些舉動讓他收穫“柬埔寨發展功臣”的美名,但支撐這些“善舉”的資金,卻來源於無數家庭的破碎:山東李女士的父親被騙光 80 萬養老金后喝農藥自殺,浙江網友被 “完美男友” 騙走 82 萬積蓄,大學生因虛擬貨幣騙局欠下巨額校園貸……
而始作俑者陳志,戴着柬埔寨國王授予的 “公爵” 勳章,在金邊豪宅里養着白虎寵物,在私人飛機上掛着金燦燦的鏈子。這個 37 歲的福建連江人,用同胞的血淚,堆砌起自己的帝國。
2025年10月,陳志的帝國迎來崩塌時刻。美國司法部對他提起公訴,指控他運營強迫勞動詐騙園區,通過“殺豬盤”騙取全球受害者數十億美元,同時查獲約12.7萬枚比特幣(價值150億美元)——這是美國司法部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沒收行動。
幾乎同時,美國財政部將太子集團列為“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制裁146個相關目標;英國也同步對陳志及其核心成員實施制裁。而此時,陳志早已將資產轉移到全球31個國家,他擁有倫敦金融區1.14億美元的辦公樓、洛杉磯800萬美元的豪宅、2400萬美元的豪華遊艇“Nonni II”,甚至古巴國有雪茄公司25%的股份。
可再多的財富也掩蓋不了罪惡。陳志目前在逃,可他的帝國已分崩離析:金運園區被曝光,太子集團的空殼公司、洗錢網絡被一一拆解;曾庇護他的柬埔寨高層因醜聞陷入尷尬,金邊、西港等地數十個詐騙園區陸續關停。
陳志的詐騙網絡每天收割數千萬美元贓款,而加密貨幣是其洗白的核心工具。太子集團構建了一套從贓款到比特幣的完整“凈化流水線”:
資金歸集:受害者通過虛假投資平台注入資金,先流入以匯旺集團(Huione Group)為代表的金融賬戶——這家被美國FinCEN認定為核心洗錢鏈條的機構,2021-2025年間處理了至少 40億 美元不法資金;
挖礦洗白:資金再定向投入陳志實際控制的“Lubian礦池”(曾掌控全球6%比特幣算力),通過挖礦將黑錢轉化為新生成的比特幣,試圖切斷資金與犯罪行為的關聯;陳志曾向他人吹噓,挖礦業務“沒有成本”,而實際上,購買礦機、支付電費的錢全來自詐騙受害者;
美國執法部門最終能查扣約12.7萬枚比特幣(價值150億美元),核心突破口在於Lubian礦池的私鑰安全漏洞。關於沒收過程,目前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控制核心人員獲取私鑰。美國司法部通過跨國協作,抓獲了負責管理Lubian礦池私鑰的核心技術人員,直接獲得了關鍵賬戶的私鑰,進而掌控對應比特幣資產。
說法二:破解弱隨機數漏洞。比特幣賬戶的安全性依賴於隨機生成的私鑰,而Lubian礦池在生成私鑰時,使用的是“弱隨機數”——這類隨機數並非完全無規律,而是存在可追溯的算法缺陷。執法部門通過算法模擬和大量數據運算,成功“逆向推導”出部分賬戶的私鑰,最終實現對資產的凍結與沒收。
儘管當前社區更傾向於認同第二種說法,但由於美國政府尚未公布相關細節,具體究竟是哪種原因導致資產被查扣,仍需等待後續更多具體信息披露后才能最終揭曉。
此次事件暴露了陳志犯罪集團在技術安全上的短板——即便構建了複雜的洗錢鏈條,卻因基礎安全措施的缺失,最終導致百億資產被一鍋端。
陳志帝國的崩塌與150億比特幣的沒收,為我們敲響振聾發聵的警鐘。
1. 技術安全:基礎安全是底線
礦池、錢包等基礎設施必須選用經過審計的成熟廠商方案;
企業應建立私鑰分級管理體系,結合硬件錢包與多重簽名技術,降低單點泄露風險;
定期開展密鑰系統安全審計,及時修補算法漏洞與邏輯缺陷。
BlockSec 作為一站式區塊鏈安全服務提供商,可為安全審計服務提供深度支持 —— 涵蓋智能合約審計(支持 Solidity、Rust、Go 等多語言)與 EVM 鏈審計,從技術、業務、財務多維度進行全面審查,不僅能精準識別密鑰系統、算法邏輯等潛在安全漏洞,還會輸出包含可執行解決方案的專業審計報告,幫助項目方提前規避安全風險,為 Web3 項目的技術安全保駕護航。
2. 合規建設:區塊鏈不是“法外之地”
交易所需強化AML(反洗錢)機制,對東南亞詐騙高發區的交易實施審查;
項目方應配合鏈上監管技術落地,在合規框架內平衡“匿名性與可追溯性”;
行業需建立跨平台地址黑名單共享機制,及時標記涉詐、涉恐的風險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