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BTC 自月初高點約 12.6 萬美元一度急挫至約 10.48 萬美元,跌幅超過 14%,擊穿關鍵支撐。技術面破位引發連鎖爆倉,創下歷史紀錄。導火索來自宏觀層面:美國突然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 100% 關稅,引發避險情緒蔓延,機構與量化基金紛紛削減風險敞口,使得跌勢進一步放大。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於 10 月 14 日宣布沒收柬埔寨“太子集團”約 12.7 萬枚 BTC,價值超 150 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加密資產罰沒案。市場擔憂後續拋壓,風險偏好短線降溫。
截至 10 月 20 日,BTC 徘徊於 10.85 萬美元附近,較一周前下跌約 5%;ETH 回落至 3,980 美元,較月初高點仍有明顯距離。市場情緒從樂觀迅速轉為謹慎,而監管事件的突發,也成為這輪波動的重要推手。(數據來源 CoinGecko)
鏈上數據正在釋放积極信號。暴跌初期大量 BTC 流入交易所拋售,但隨着價格觸底,趨勢逆轉——近期比特幣再度出現凈流出,說明拋壓減少,多頭重新鎖倉。穩定幣供給保持穩定,USDT 市值並未斷崖式縮減,反而有資金通過穩定幣入場抄底,显示市場流動性仍充裕。值得注意的是,“鯨魚地址”趁低吸籌。持倉 100 枚 BTC 以上的錢包在幾日內新增約 1.6 萬枚 BTC,显示長線資金在底部布局。ETH 的質押情況同樣穩健,未出現恐慌性解質押,反而有新增存款流入,表明長期信心仍在。市場正從極度恐慌逐步過渡到理性階段,供需結構趨於修復。
在散戶恐慌之際,部分機構選擇逆勢加倉。加密投資公司 BitMine 於暴跌后數日內分批增持約 37.9 萬枚 ETH(約 15 億美元),計劃將持倉提升至 ETH 總供應量的 5%。聯合創始人 Tom Lee 表示,“這輪去槓桿反而創造了長期布局機會”。類似策略也出現在 BTC 領域。歷史上,每當機構資金在市場劇烈出清時逆勢入場,往往標志著底部區域正在形成。機構的理性買盤與充足資金,是當前市場穩住信心的重要力量。
期權市場在暴跌期間波動劇烈。短期限合約隱含波動率(IV)一度飆升至 50%,深度看跌期權需求暴漲,Skew 明顯偏空。大量做市商被迫對沖空頭 Gamma,加劇了現貨拋壓。但隨着約 48 億美元的期權合約到期交割,這一拋售壓力已逐步釋放。有趣的是,部分資金開始在高 IV 階段賣出波動率、賣出看跌期權,押注市場不會繼續下行。歷史經驗显示,當市場避險倉位集中、IV 處於高位時,往往意味着恐慌已接近極值——反轉的機會正在醞釀。
宏觀層面,美聯儲近期言論轉向謹慎,市場普遍預期年內將暫停加息,並可能在 2025 年開啟降息周期。美元指數自高位回落,黃金在創下歷史高點后亦出現回調,显示避險情緒緩和。與此同時,美股止跌回升、債市企穩,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正在回暖。對於加密市場而言,這意味着三重利好:流動性預期改善、利率見頂、美元走弱。歷史上,每當宏觀流動性回暖時,比特幣往往率先受益。
山寨幣板塊呈現明顯分化。高 Beta 代幣普遍大幅下跌,而具備實際收益模型或應用場景的項目相對抗跌。RWA(真實世界資產上鏈)賽道表現突出,Centrifuge(CFG)與 Tharwa(TRWA)等代幣在震蕩市中逆勢上漲。交易所平台幣(BNB、OKB)因基本面穩健與回購機制支撐,跌幅遠小於市場平均。市場資金正在從投機型山寨幣流向具備真實價值支撐的資產,显示結構性重估正在發生。這也意味着:下一輪資金輪動,可能首先集中於頭部項目與RWA主題。
在震蕩築底階段,投資者可通過結構化產品實現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通過衍生品組合化配置,投資者能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取得平衡,把握震蕩市中的結構性機會。
經歷這場劇烈的出清后,市場的弱點被暴露,但底部的信號也在顯現。鏈上流向、機構增持、宏觀轉暖與期權信號都指向一個共同結論:恐慌階段或已過去,築底過程正在展開。短期波動仍將持續,但長線資金的介入與宏觀環境的改善,正在為下一輪反彈積蓄動能。
以上內容均來自 Daniel Yu,Head of Asset Management,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数字資產交易可能具有極大的風險和不穩定性。投資決策應在仔細考慮個人情況並諮詢金融專業人士后做出。Matrixport 不對基於本內容所提供信息的任何投資決策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