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brother bing
加密技術不存在速度問題,它存在信念問題。
每個人都說他們想要更快的基礎設施,但大多數人不再相信性能很重要。
DeFi 在以太坊上運行良好,Solana 依然帶來它的多巴胺衝擊,Hyperliquid 也繼續做着 Hyperliquid 的事情。所以,高性能或許已經是一個過時的類別了。
事實並非如此。它仍然是唯一重要的類別。
將性能視為已解決或無關的問題,是創新消亡的原因。

標題:虛榮的寓言,作者安東尼奧·德·佩雷達(1632-1636)。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成功時,衰退就開始了。
近十年來,加密貨幣一直在追逐 YouTube 時刻——技術停止迭代並開始轉變的瞬間。
“總有一天,”他們說,“有人會打造加密貨幣的 YouTube。”
YouTube 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有人寫了一篇白皮書。它的成功源於寬帶、Flash 和壓縮技術足夠成熟,能夠實現即時全球視頻播放。
突然之間,任何人都可以廣播和觀看全世界。這不僅僅是進化,而是一種全新體驗的誕生。
自那以後,加密貨幣一直在追逐同樣的融合。起初,YouTube 的夢想停留在白皮書中,用近乎科幻的口吻講述。
然後自動做市商(AMM)出現了,感覺就像第一次發現 SMS,接着是狙擊機器人上的模因幣,感覺就像 WhatsApp——混亂、令人上癮、無法忽視。

標題:最後的審判,作者希羅尼穆斯·博斯(15 世紀末)。如果博斯來畫加密貨幣,這將是“狙擊機器人上的模因幣”的樣子:墮落的天使、飛翔的生物、半人半神的機器。
但這個行業在第 9999 英里處停滯了。
說實話,儘管我們取得了諸多成功(流動性、合法性以及長壽的跡象),但加密貨幣原生開發者的疲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真實,最常見的抱怨是,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什麼新鮮事了。一切都感覺像是金融過度工程。
缺失的部分,也就是最後一英里,是實時基礎設施:一個快速、廉價、無縫的區塊鏈,以至於交互本身就成為了產品。
這就是我們的 YouTube 時刻。
最後一英里技術是關於掌握技術與人類生活之間的接觸點。

標題:亞當的創造,作者米開朗基羅(1508-1512)。賦予一切魔力的最後一觸。
它是你家門鈴被配送員按響的時刻。從餐廳到你家門口的最後一段配送是最困難、最昂貴、也是最令人愉悅的部分。
它是用人臉刷臉買菜的輕鬆。支付寶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它如此流暢,以至於刷卡都感覺過時了。
它是讓 ChatGPT 總結一篇論文或計劃你周末的樂趣。聊天機器人是大型語言模型的最後一英里,將抽象的智能轉化為人類可以使用的工具。
在加密領域,最後一英里的可擴展性意味着構建將抽象基礎設施與人類體驗連接起來的技術集群。
這意味着區塊鏈能夠承載數十億的 gas 單位,費用低到足以讓開發者不再偷工減料,延遲足夠短到資本感覺像液體流動,用戶體驗自然到“確認”按鈕消失。
這就是實時區塊鏈的意義:縮小基礎設施與體驗之間的差距。

標題:人間樂園,作者希羅尼穆斯·博斯(1490-1510)。這是文藝復興時期對無限 TAM 的意象:一個充滿人類活動的混亂天堂——享樂、貿易、創造、實驗。
技術的存在是為了釋放新的生產力,以幾乎非原始創造者預期的方式。YouTube 再次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
大多數人認為 YouTube 是在線視頻的“靈光一現”。但這僅僅是個開始。YouTube 將用戶生成內容與算法發現相結合,打造出了一種真正的商業模式。該模式成為了 Twitch、Instagram 和 TikTok 的藍圖,並各自將這一模式進一步發揚光大。
如今,人們不僅僅為了娛樂看 TikTok。事實上,如果你問我的家人他們在抖音(TikTok 的中國母公司應用)上做什麼最多,那是購物。我媽媽會看一個瑜伽視頻,然後點擊屏幕上的鏈接,幾秒鐘內就能買到同款瑜伽褲。
TikTok 是 YouTube 的最後一英里。它將用戶行為轉化為實體經濟活動(即從注意力到購物車)。
實時區塊鏈也將做到這一點。
它們將價格投機從靜態體驗轉變為動態的、社交的、令人上癮的移動優先體驗。
它們將 DeFi 從針對巨鯨的複雜金錢樂高變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簡單儲蓄賬戶,從一籃子全球貨幣中獲得健康的收益。
它們將模因的挖掘變成一種類似邪教的形成過程。
它們甚至可以將無聊的支付變成“面向 Z 世代的銀行”。每一次點擊都會喚醒一個新的市場,而每一個新市場都代表着獲得更多收益的新機會。
這就是下一個 100 倍用戶的來源,不是更好的分類賬,而是更好的體驗。
加密貨幣的停滯不是技術問題——是心理問題。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發者們不再相信更快還能意味着不同。
但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飛躍都始於重拾這一信念。實時區塊鏈不僅僅是性能的升級;它提醒我們,速度,如果運用得當,才是革命的開端。
我們已經走了 9,999 英里。
最後一英里才是讓一切成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