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撰文;Eric,Foresight News
近两天,幣安修改了包括 ATOM/USDT、IOTX/USDT 交易對在內的,在上周末極端行情中出現的最低價格事件引爆了輿論,X 上有大量用戶曬出了修改前與修改后的數據對比。
對此,很多人認為幣安此舉是在掩蓋有投資者因為幣安上極端的價格遭遇虧損的事實,同時也在粉飾自身因對投資者能夠施加的槓桿管理不善導致這些極端價格只在幣安上發生的問題。在輿論的不斷髮酵下,幣安竟然又將價格改了回去。部分細心的用戶在幣安將數據還原后發現,在 3 日線的 K 線圖中的依然是第一次修改過後的數據,但撰文時該「bug」已被解決。
面對大量用戶的質問,何一也在 X 上無奈地表示:「人多了,隊伍不好帶,放手給團隊,就要出來道歉擦屁股。幣安還是那個幣安,執行確實得打磨打磨再打磨」、「k 線這事兒沒有動機和理由,完全是團隊有人自己腦子發熱,以為公告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
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幣安的一則公告。
在北京時間 10 月 11 日凌晨發生的市場暴跌事件中,幣安上包括 ATOM、IOTX 在內的山寨幣價格幾近歸零,下跌幅度相較其他交易所顯得極為異常。10 月 13 日凌晨,幣安發布《關於近期市場波動的說明與用戶保障措施的最新進展》公告,公告的第三部分「關於部分現貨交易對極端價格的情況說明」解釋了該狀況發生的原因。
幣安在公告中表示,造成「價格歸零」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就是平台上存在着一部分掛出多年的歷史限價單(部分可追溯至 2019 年,如 IOTX、ATOM 等)。在極端行情中,市場大量賣單導致流動性單邊,系統會繼續撮合市價賣單,歷史限價單被觸發,導致代幣價格在瞬間被拉至極低水平,從而形成「價格插針」現象。其二就是,部分交易對(如 IOTX/USDT)因近期減少最小价格變動的位數,導致成交價的小數位無法正確显示,造成視覺上價格「歸零」的錯覺。
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原因就是有一些可能連賬戶密碼都忘了的古早用戶,早年在極低的價格掛了限價買單玩,一直忘了取消,在大跌之時如果沒有這些買單可能價格在跌至一定位置就沒有買單了,價格不會往下掉,但正因為有這些「掛着玩」的訂單讓市價賣單直接以極低的價格成交了。第二就是有些交易對的價格其實沒有歸零的,但因為小數點后位數太多不显示了,前端就直接显示歸零了。
這樣的解釋其實能說得通,但真正引起爭議的就是接下來的「優化方案」:
也就是說,幣安選擇修改 K 線價格是想「優化前端显示邏輯」,或許這對 IOTX/USDT 交易對的異常說的過去,但 ATOM 修改前的最低價並沒有歸零,而且確實有限價買單掛在很低的價格而且被成交,那麼這哪裡涉及到「显示邏輯」的問題?
方程式新聞創始人 Vida 在昨日下午發推稱,通過其記錄的幣安實時推送的訂單簿和成交記錄來看,ATOM/USDT 交易對確實因為成交訂單而在 0.001 USDT 的價格停留了 8 毫秒,且成交了 47.52 枚 ATOM。IOTX 則是在極低的價格上成交了 1.1 億枚,且 Vida 猜測可能是某個使用 IOTX 當作槓桿交易保證金機構的統一賬戶爆倉導致價格的異常。
這更加佐證了這些極端的價格並非「显示錯誤」,而是有實際的訂單不斷成交將價格推至歸零。幣安自己前後矛盾的說法引得 X 上罵聲一片。拋開一些借題發揮發泄情緒的聲音,筆者總結了兩個最主要的引起不滿的點:
第一個以 WTF Academy 創始人 0xAA 的觀點為代表,就是該份公告的信息不透明,幣安並沒有明確說明究竟有沒有用戶因為現貨的極端價格出現損失,也沒有明確說明會對哪些 K 線價格進行調整,僅僅是一句「不再另行公告」顯得過分敷衍了事。
第二個則是很多用戶共同的觀點,即如果一則簡單的公告就可以修改 K 線显示的價格,如果修改數據是這麼隨意的事,我們怎麼相信你在其他數據上沒有「動手腳」?
對於一家交易所而言,修改 K 線數據這種大事本應慎之又慎,因為即使理由充足也免不了招來質疑。幣安在本身因為部分資產脫錨而被批評以及市場熱議 DEX 正在挑戰 CEX 的時候出現如此火上澆油的紕漏着實不該。不是說不能修改 K 線數據,而是如果可以坦誠現貨的極端價格是否實際造成了用戶損失,並且說明是為了一些指標不因為極端價格失真而對數據進行調整,明確表示將在什麼時間對哪些交易對的數據進行調整,或許這場輿論危機本可以避免。
當然,現在事情還沒有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幣安仍有機會用更加真誠的態度,更加詳細的說明重新建立用戶的信任。另一方面,本次事件也給了幣安乃至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一個警示,在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交易所應有責任在能力範圍內盡可能維護市場穩定,未來交易所可能需要對場內的槓桿率進行更加細化的限制,防止黑天鵝事件的傷害因為過度槓桿化而被無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