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Route 2 FI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該如何度過。過去 4 年裡,我全身心投入加密貨幣領域,而且這裏的全身心絕非虛言 —— 我幾乎沒做過其他事。也就是說,我醒着的大部分時間,不是直接、就是間接在思考加密貨幣相關的事:交易、嘗試新協議、與人交流、在推特上發文、看別人在推特上的觀點、瀏覽資訊簡報、聽播客(其實大多看文字稿,因為閱讀速度大概是看視頻或聽播客的 5 倍)。
我真的很喜歡努力做事,甚至可以說是痴迷。這並不意味着我唯一的興趣就是加密貨幣,但目前它確實是我的核心重心。或許某天我會感到厭倦,之後會用幾周、幾個月的時間反覆思考,最終找到新的方向。不過回頭看,我對数字和博弈的痴迷是毋庸置疑的。
這次黑色星期五崩盤確實嚇人,但我基本沒受什麼影響。周末前,我在 Lighter 平台做了 Delta 中性策略,空頭頭寸沒有像在 Hyperliquid 等平台那樣被自動平倉;而多頭倉位上,我只持有現貨頭寸。在 Bybit 上,我沒有開任何永續合約頭寸 —— 不過前一天,我還在進行大倉位的 DOGE/BTC 對敲交易。當時我平倉了,因為想好好休息一個周末,現在想來,要是當初沒平倉,我大概率會虧得一塌糊塗。所以這次,我多少有些幸運。
我平時只用低槓桿(2-3 倍),目的是減少在CEX/DEX上需要佔用的本金。但這次山寨幣平均跌幅達 62%,有些甚至暴跌 85%-99%,還是讓我覺得難以置信。這意味着所有做槓桿多單的交易者,全都虧慘了。過去幾年,加密貨幣圈子湧入了大批激進交易者,他們先是在 Solana 生態里搏殺,最後又去嘗試永續合約。現在使用槓桿已經成了常態,我自己也每天都在用。你可能會指責這些人沒有風險管理意識,但在我看來,用 2-3 倍槓桿已經相當保守了。說實話,我覺得人們不會因為這次崩盤就停止使用槓桿 —— 再過 1-2 周,那些激進交易者又會像沒事發生一樣,重新投入交易。
就像看下面這張圖,面對山寨幣平均 63% 的跌幅,你根本沒法對衝風險,更何況大多數幣種的跌幅比這還要大。這真的太瘋狂了。

那麼,這一輪周期里,還剩下哪些人在堅持?
是那些謹慎又固執的人。他們大多隻持有現貨資產,對新幣種、新項目會觀察很久才敢入手。他們不會盲目跟風沖首發,通常也賺不到那種暴利,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投資組合年復一年地實現着穩步複利增長。
永續合約交易者是這次受衝擊最嚴重的群體。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我覺得很多垃圾幣玩家(比如 Solana 生態里的激進交易者)反而過得相對不錯 —— 因為他們大多做現貨交易,不用槓桿。當然,其中有些人也涉足了永續合約,要是碰了的,大概率也虧慘了。但很多人始終只做現貨,所以雖然虧了錢,卻沒虧光。
對於永續合約 DEX 來說,這次崩盤的後續發展很值得關注。Hyperliquid 上的空頭頭寸被自動平倉,而 Lighter 上則沒有。結果就是,Hyperliquid 的流動性提供者賺了錢,Lighter 的流動性提供者卻虧了錢。沒人知道永續合約 DEX 的未來會怎樣,但多虧了周五這場壓力測試,我們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也有很多改進措施需要落實。比如,HYPE 代幣的回購模型會調整嗎?100% 營收用於回購的模式可持續嗎?
我會停止使用槓桿嗎?不會。我清楚,自己要對所有交易和決策負責。風險永遠存在 —— 如果沒有風險,那通常也意味着沒有賺錢的機會。
至於 DeFi 領域,我預計接下來會出現一波頭寸清算潮。雖然 DeFi 在周五的崩盤中表現還算穩健,但人們已經心生恐懼。我覺得很多人會更傾向於把資產放在自己的錢包里,而不是交給第三方託管。幸運的是,USDE(Ethena 發行的穩定幣)這次表現還好。我總覺得 Ethena 是 DeFi 領域的支柱,相當於扛着整個 DeFi 生態。要是 Ethena 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 比如 Pendle,它 70% 的鎖倉量都來自 Ethena。
接下來,我在思考哪些山寨幣會成為最佳標的。就我個人而言,比較看好 BNB、MNT,以及那些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的老牌幣種。另外,我覺得接下來投機圈子可能會安靜一些,所以 PUMP 和 Fartcoin 這類幣種不會是我的主要選擇。目前我主要持有穩定幣,之後會專註於純消息 / 敘事驅動的交易。這種交易方式可能賺不到最多的錢,但至少在短期內能很好地保護我的賬戶資金。
最後想說的是:
大多數人永遠無法實現自己夢想中的財富目標,因為他們不具備那些成功者的特質。
你要對抗的,是那些為這個領域而生的人。他們不會計算自己工作了多少小時,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日子好的時候,他們不會懈怠;日子差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放棄 —— 這一切都是他們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財富或許是表面目標,但真正驅動他們的,是追逐的過程、自身的成長、對專業的打磨,以及默默提升技能的堅持。
他們不會執着於終點線,而是愛上了征途本身。
這就是為什麼,當別人筋疲力盡或中途退出時,他們卻能持續獲勝 —— 不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想象,自己會放棄這份熱愛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