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2025年10月11日(簡稱“10·11事件”)的加密市場極端波動,被視為加密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全網爆倉金額高達191-193.7億美元,影響約164萬交易者。

這場危機將幣安推向風口浪尖,被指內部系統問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行業整體損失。
社區猜測幣安自身爆倉資金可能達100-300億美元,無法承認錯誤以避免巨額賠償,從而採取一系列爭議動作。
事件源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推文引發的宏觀恐慌,但迅速演變為加密市場閃崩。(川普重啟關稅戰!加密市場暴跌...)
比特幣、以太坊等多幣種暴跌,山寨幣一度接近歸零。

全網清算總額創歷史紀錄,Hyperliquid交易所清算103億美元,幣安報告的清算數據被指低估。
社區分析显示,幣安理財產品(USDE、BNSOL、WBETH)脫鈎是關鍵導火索,導致流動性真空和連鎖爆倉。

社區分析显示,幣安理財產品(USDE、BNSOL、WBETH)脫鈎是關鍵導火索,導致流動性真空和連鎖爆倉。
多方猜測稱,幣安系統在凌晨5:18(東八區)后出現卡頓,做市商流動性消失,導致價格裸奔和多頭清算。

還有一些觀點認為這是針對幣安“統一保證金”機制的定向攻擊,利用循環貸放大風險。 幣安權重最高,其指數影響其他交易所(如OKX、Hyperliquid),導致全行業“被坑”。 爆倉規模估計數百億美元,幣安自家損失可能超100億,甚至接近300億。
幣安賠償約2.83億美元,主要針對脫鈎產品影響的用戶,但被指僅覆蓋零頭,不包括市場波動損失。
社區批評這是在“賠付自己用戶/鬧大的用戶”以換取PR支持。

同時,拉盤BNB、撒幣BSC生態、推出Alpha激勵,被視為用“小錢”掩蓋真相,爭取部分用戶輿論。
幣安官方雖強調事件主要由宏觀經濟驅動(如特朗普關稅消息引發的避險情緒),但社區和項目方指責其系統性問題才是核心導火索.

K線修改(最低價從0.01調整為1.54美元,后恢復但3日線遺漏)引爆質疑,被指篡改歷史數據,違背區塊鏈透明原則。
在經歷了前段時間的瘋狂攻城略地,瘋狂的佔領鏈上市場
去年鏈上格局是:Solana最活躍,OKX錢包最常用,Hyperliquid主打合約。三巨頭鼎立。但幣安布局一年多,今年先通過Aster向Hyperliquid宣戰,現在Aster交易量碾壓對手。
隨後在幣安的meme狂潮又碾壓Solana,如果不出意外,現在正是和OKX錢包開戰的時候。
如果幣圈的其他巨頭不團結起來趁這個機會按住幣安,以後可能就真的按不住了。

最後講一下BNB,這是一個超級強庄幣,莊家絕對控盤,未來的走勢完全取決於幣安的需要。
在危機度過之前硬拉肯定不合適,但凡未來能有繼續進攻的機會,隨隨便便可以繼續拉出一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