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對於經歷過不止一個加密周期的人來說,對於這輪牛市,似乎很明顯的一個體感是,有點“冷”。
不同於2021年的散戶狂熱,2025年的加密市場由機構驅動。當比特幣站穩高位,歷史經驗告訴你:資本應該流出BTC,湧入山寨幣,開啟百倍狂歡。
但這次,結構變了,劇本似乎不一樣了。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流入比特幣的資金,大部分是通過ETF渠道,這些巨額資本被鎖定在傳統金融體系內 。這直接打破了歷史上的“涓滴效應”,讓傳統上依賴於BTC利潤迴流的山寨幣市場面臨流動性短缺。
更要命的是,現在市場上有近4200萬種山寨幣 ,流動性被分散到了極致。傳統的普漲模式幾乎不可能重現。在宏觀不確定性下,資金更傾向於將BTC作為数字避險資產保留 。市場正在經歷從“押注指數”到“深度研究”的模式轉變。
那麼,作為散戶的你,機會在哪裡?
如果你還在期待“買入並持有”所有山寨幣就能百倍的舊劇本,也許你正在被結構性變化淘汰。
你必須回答這個核心問題:在ETF巨鯨主導的市場中,資金只會流向少數真正具備機構級別效用和敘事深度的山寨幣,這些少數山寨幣到底是什麼?
那麼,目前的你,是在堅守周期律,還是已經轉向精選的敘事型山寨資產?有什麼你認為能成功避開ETF虹吸效應的策略,不妨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