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8–9 月間,圍繞“將實體寶可夢卡牌鑄造成可贖回 NFT 並在鏈上交易”的模式升溫。多家行業媒體與數據方統計,2025 年 8 月該細分市場月度成交約 1.245 億美元,較年初增長約 5.5 倍。市場熱度與 Solana 生態平台 Collector Crypt 推出其平台原生代幣 CARDS 的時間點接近;公開資料显示,CARDS 於 8 月 29 日上線,該代幣與 Collector Crypt 圍繞寶可夢卡牌的代幣化、抽包及二級交易業務相關。上線后數日,CARDS 的完全稀釋估值在 3 億至 6 億美元區間被多方報道。交易活躍度主要由 Solana 的 Collector Crypt 與 Polygon 的 Courtyard 拉動;後者以評級卡牌入庫託管、1:1 鑄造、可贖回為核心流程。
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不參与非法金融活動。
8–9 月間,“將實體寶可夢卡牌鑄造成可贖回 NFT 並在鏈上交易”的模式出現顯著放量。多家媒體與數據方報道,8 月份相關交易額約為 1.245 億美元,較年初增長約 5.5 倍;該統計被加密媒體與交易平台新聞稿多次援引。交易活躍度主要由 Solana 生態的 Collector Crypt 與 Polygon 生態的 Courtyard 拉動。
Collector Crypt 圍繞“實體卡→鏈上 NFT→可贖回”的流程組織交易,並在 8 月 29 日推出平台代幣 CARDS。項目與研究型網站稱其在上線后一周內完全稀釋估值一度達到約 4.5 億美元,平台以“Gacha(扭蛋/抽包)”裝置作為用戶入口,配合回購與市場做市維持流動性。
Courtyard 在 Polygon 上提供評級卡牌(PSA/CGC/BGS)入庫、1:1 鑄造、鏈上流轉與最終贖回的業務路徑,並以“数字開包 — 實物卡對照”的方式吸引交易需求。其官網公開說明“数字包 — 實體卡、保管與保險”的服務要素。
關於交易規模與參与度,CryptoSlate 報道“8 月份代幣化寶可夢卡牌交易額達到 1.24 億美元、較前期放大 5.5 倍”,另有雅虎財經等多篇行業稿件與平台資訊給出相近口徑的數據點。
近年來,現實世界資產(RWA)從債券、地產等金融資產的代幣化,延伸至收藏品領域。以卡牌為代表的實物收藏,通過“專業評級 — 倉儲託管 — 1:1 鑄造 — 可贖回”的流程,將線下實物與鏈上憑證綁定,形成可在全球 24 小時交易的数字所有權載體。Courtyard 在其公開材料中披露,以 Polygon 為底層,將實物卡牌存放於第三方專業保險庫並鑄造成 NFT;Messari 對該模式的介紹亦強調“實物入庫與鏈上所有權”的對應關係。Polygon 官方曾在專文中將 Courtyard 列為“將寶可夢等模擬藏品上鏈”的代表性平台。
在本輪熱度出現之前,NFT 市場整體並不活躍。DappRadar 的《Q2 2025 行業報告》显示,二季度 NFT 交易額降至約 8.67 億美元,環比下滑 45%,但銷量計數上升至約 1,490 萬筆,反映出客單價下降與“低價高頻”結構特徵。進入 7–8 月,DappRadar 的月度觀察稱,NFT 市場在交易額與成交筆數上回到自 2025 年 2 月以來的較高區間,其中 Courtyard 相關的收藏品類目在 8 月份表現突出。
與收藏品賽道的融合在 8 月加速。多家媒體與數據方報道,“代幣化寶可夢卡牌”的月度成交在 2025 年 8 月約為 1.24 億美元,較此前階段放大約 5.5 倍;雅虎財經與 CryptoSlate 對該数字進行了複核。The Block 稱,Solana 生態的 Collector Crypt 在 8 月 29 日上線平台代幣 CARDS 后,配合隨機抽包(Gacha)與回購等機制,帶動“隨機化寶可夢卡牌交易”累計規模上升。研究網站 Dropstab 稱 CARDS 於 2025 年 8 月 29 日上線,一周內完全稀釋估值(FDV)觸達約 4.5 億美元,2025 年年內已產生約 7,500 萬美元收入;並指出收入主要來自 Gacha 機制帶來的用戶支出,報告舉例稱近幾周“周度用戶支出約 570 萬美元”。
從品類與鏈的分佈看,收藏品與“可贖回”場景為 NFT 帶來新的成交動能,鏈上活動不再完全由 PFP 項目主導。DappRadar 在 8 月份的觀察稿中提到,Courtyard 相關收藏品的市場表現一度壓過部分老牌頭像類項目;同時,鏈上 NFT 活動在多條公鏈之間分化,Base 與 Solana 等生態的月度份額變化較為明顯(不同月份與口徑存在差異)。這類“實體背書 + 可回兌”的交易,成為 NFT 在 2025 年下半年的一條重要增量來源。
綜合以上信息,收藏品 RWA 與 NFT 的結合,呈現出“實物確權與鏈上流轉并行”的結構;在成交低迷期后,相關平台以託管與贖回機制引入新需求,推動 7–8 月的交易回升。後續走勢仍需結合月度報告與項目披露追蹤。
這些卡牌平台普遍採用“評級 — 入庫 — 鑄造 — 交易 — 贖回”的閉環。以 Courtyard 為例,卡牌經第三方機構評級后入庫,平台在 Polygon 上鑄造對應的 1:1 NFT;持有人可在任意時間提交贖回申請,需完成 KYC 並承擔運費與稅費。官方文檔同時說明卡牌在美國的專業庫房託管並投保,支持全球贖回與直接從第三方電商或評級機構發貨入庫。
Collector Crypt 在 Solana 上採用“Gacha(隨機開包)+ 即時回購”機制。官方頁面列出不同包型的即時回購比例為按實時定價的約 85% 或 90%,定價參考 ALT、eBay 等平台的成交數據;開包后得到的卡牌對應 NFT 可繼續在鏈上交易或被平台按比例回購。The Block 報道稱該平台在鏈上提供“約 85%–90% 的實時指數化價值”回購報價,以維持流動性與價格發現。
兩家平台均將“可回兌”作為核心特徵。Courtyard 的流程為入庫託管與投保、鏈上鑄造 NFT、用戶在市場買賣或贖回實物;Collector Crypt 的流程為將經 PSA/CGC 等評級的卡牌入庫,上鏈生成可贖回 NFT,用戶通過隨機開包獲取卡牌並可選擇在鏈上轉售或按即時回購比例賣回。關於“實體卡對應 NFT、可贖回”的結構,CoinGecko 與 DropsTab 的解讀均有說明。
贖回與費用方面,Courtyard 明確要求贖回前完成身份驗證,並由用戶承擔運費、稅費與必要的處理費用;社區用戶反饋显示,單次寄送在稅費、保險與運費疊加后支出相對可觀,具體金額因目的地與時點而異。
在託管與來源環節,平台強調由專業庫房進行 7×24 安保與保險管理。Courtyard公開資料提及其使用 Brink’s 等專業託管方案;Collector Crypt方面的對外信息則多引用 PSA、PWCC、ALT 等行業主體作為卡牌來源與託管協作方。
以上流程將線下鑒定、倉儲與物流,與鏈上登記、交易與贖回相銜接,使“實物確權 — 数字化登記 — 回兌交割”可以在跨地區條件下完成。
在知識產權方面,寶可夢公司針對未經授權的“寶可夢主題 NFT/鏈游”曾在澳大利亞提起訴訟。2022 年 12 月,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應寶可夢公司申請,對“Pokéworld”項目及相關主體作出禁令,禁止其發布帶有寶可夢品牌的 NFT 或聲稱與寶可夢公司存在關聯;多家媒體與律所評述均記錄了該案細節與判令要點。
就平台流程與權屬安排,Courtyard 的公開文檔與服務條款對贖回、KYC 與所有權轉移進行了說明。官方文件列示,卡牌在庫房託管並投保,持有人可在任意時間提交贖回申請,贖回需完成 KYC 並支付運費與稅費;為防止濫用,贖回不支持改送其他 Brink’s 網點。服務條款同時強調平台定位為撮合型市場,資產由賣方供貨;關於所有權轉移,條款援引美國統一商法典(UCC 2–401)並提示平台不轉移實物的法律所有權,買賣雙方之間的權屬轉移受相關法條與雙方約定約束。條款亦包含風險提示與仲裁條款。
Collector Crypt 在產品說明與對外溝通中,將“隨機開包(Gacha)+ 即時回購”作為核心機制,頁面與社交渠道提到“按公平市場價值的約 85%–90% 進行回購”,用於提供流動性與退出路徑。第三方解讀也將回購比例與“複製實體開包體驗”的設計作為該平台的要點。
關於證券法適用,監管層對 NFT 的執法案例提供了相關參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 2023 年 9 月就 Stoner Cats 項目的 NFT 發行達成和解,認定其構成未經註冊的證券發行;該案被媒體與律所評述為 NFT 合規邊界的代表性事件,同時也有委員發表不同意見,認為對 NFT 套用 Howey 測試的邊界應予明確。
從市場環境看,收藏品賽道的放量出現在整體波動的背景之中。年內二季度,主流跟蹤報告显示 NFT 總成交額較上一季度下滑,而成交筆數上升,呈現低價、高頻的交易結構;7–8 月的回升把月度數據拉回相對高位,但趨勢的延續尚待後續月報驗證。
定價與流動性方面,部分平台採用“隨機開包疊加即時回購”的做法,即參考外部電商與交易平台的成交數據形成指數化價格,並按一定折扣比例提供回購。這種機制能夠在短期內改善成交深度,同時也引入對外部價格源與做市資金的依賴:若外部成交樣本失真、數據抓取延遲,或做市資金規模波動,可能通過回購定價傳導到鏈上。託管與贖迴環節仍是關鍵操作風險點。平台通常要求贖回前完成身份驗證,並由用戶承擔運費、稅費與保險費用;在跨境場景下,清關、物流與目的地稅制差異會帶來時效與成本不確定性,個別時段還可能出現實物交割與鏈上流程不同步。底層網絡的可用性同樣需要持續觀察,公鏈在個別月份曾出現出塊或最終性異常,平台需通過公告與條款明確異常處理與延遲風險。合規層面主要聚焦兩類問題:其一是知識產權與品牌授權,過往針對未獲授權的“寶可夢主題”項目已出現禁令判決;其二是證券法邊界與信息披露,海外監管機構曾就特定 NFT 融資個案採取執法行動,提示項目在發行、收益預期與營銷表述上的規範要求。除此之外,鏈上分析機構在多份年報與專題中提到的洗盤交易、價格操縱與行業性安全事件,仍可能通過信心渠道影響該細分市場的資金與參与度。
在觀察視角上,可以從幾項可量化的指標出發。第一,贖回比例與贖回時效,能反映“實物背書 + 可回兌”模式的履約能力與用戶偏好;對應地,倉儲、保險與物流的透明度(庫房名稱、保險範圍、異常處理)應有持續披露。第二,即時回購的折扣比例、資金池規模與資金來源變化,決定了二級市場的承接力度與價格穩定性;若平台引入外部報價或調價規則,規則更新頻率與公示方式需要同步跟進。第三,成交結構中“開包成交”和“二級轉售”的佔比變化,牽涉到收入構成與可持續性,配合月度活躍用戶與客單價指標可以更清晰地判斷熱度是否來自一次性活動還是穩定需求。第四,不同公鏈之間的份額與費用變化,例如在高峰期的確認時間、失敗率與平均費用,都會對用戶體驗與交易密度產生直接影響。第五,授權與合作文件的公開程度,包括與評級機構、託管機構、價格數據提供方的協議要點與更新節奏,有助於界定權屬鏈路與合規邊界。第六,數據口徑與統計方法的可核驗性,尤其是月度成交額、活躍用戶與收入的計算方式,應盡可能配合多源交叉驗證,避免單一來源造成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