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Dilip Kumar Patairya 來源:cointelegraph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2025 年的頂級區塊鏈,從 DeFi 明星到遊戲鏈,其活躍用戶數量不一而足。儘管增長顯著,但這些區塊鏈正面臨激烈的競爭。
2025 年區塊鏈的增長取決於實際使用和技術升級,而非投機或炒作。
以錢包地址衡量的活躍用戶是關鍵指標。
DeFi、NFT 生態系統和穩定幣的採用正在吸引數百萬新用戶。
與主流平台的合作以及通過比特幣 ETF 的機構資金流入正在加速採用。
網絡仍面臨指標虛高、可擴展性權衡、監管壓力和 L1-L2 競爭等挑戰。
區塊鏈行業正在迅速發展,新網絡不斷湧現,與老牌領導者競爭。但這些平台是否真的獲得了廣泛使用?
在 2025 年,區塊鏈的增長是由真實的用戶參与和創新技術驅動的,而不僅僅是投機。從基礎的第一層(L1)區塊鏈到高效的第二層(L2)解決方案,各大網絡正競相通過低成本交易、與主流平台的無縫集成以及蓬勃發展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生態系統來吸引數百萬用戶。
本文根據活躍用戶的增長情況,對 2025 年增長最快的十大區塊鏈進行了排名。
我們對 2025 年增長最快的十大區塊鏈的排名主要基於活躍用戶數量。每個條目還重點介紹了該網絡是第一層(L1)還是第二層(L2),支持其崛起的指標,其增長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以及其面臨的挑戰。
對於新手來說,L1 區塊鏈提供具有原生共識機制的基礎設施,而 L2 解決方案旨在增強 L1 區塊鏈的可擴展性並降低其成本。例如,以太坊是 L1 區塊鏈,而 Polygon 是 L2。
“活躍用戶”指的是完成了一筆交易的獨立錢包地址。
完全稀釋估值(FDV)是加密貨幣的理論總市值,假設所有代幣都以當前價格流通。該指標提供了項目潛在價值的更廣闊視角。它還有助於確定代幣相對於其總潛在供應量是估值過高還是過低。
Solana 是一個高速 L1 區塊鏈,採用歷史證明(PoH)共識機制,專為可擴展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市場而設計。
月活躍用戶:5700 萬
FDV:1.072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2842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Solana 的增長得益於 DeFi 和 NFT、meme 幣的高頻交易激增、Firedancer 驗證器客戶端提升了可靠性,以及機構採用的增加。
挑戰:過去的網絡中斷影響了可靠性。其他挑戰包括關於中心化程度的批評以及來自 L2 解決方案的競爭。
你知道嗎?Solana 的歷史證明使其每秒能夠處理數千筆交易,以閃電般的速度為 DeFi、NFT 甚至 meme 幣交易提供動力。
Near Protocol 是一個使用門檻權益證明(TPoS)共識的 L1 區塊鏈。它專註於可擴展性、對開發者友好的工具以及為去中心化應用集成 AI 原生功能。
月活躍地址:5120 萬
FDV:310 萬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780 萬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為用戶擁有的代理和意圖集成 AI、低交易費用和碳中和、與 EigenLayer 等合作以實現快速最終性,以及 DeFi 和遊戲領域的生態系統擴張。
挑戰:來自更快 L1s 和 L2s 的競爭、儘管用戶增長但價格波動,以及分片複雜性中潛在的漏洞。
你知道嗎?Near Protocol 擁有碳中和和低費用的特點。儘管面臨來自更快鏈的競爭,它仍表現出強勁的勢頭。
BNB Chain 是一個由幣安支持的 L1 區塊鏈,通過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性來支持 DeFi、NFT 和 DApps。
月活躍地址:4640 萬
FDV:1212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561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出塊時間減少到 0.75 秒,為數據所有權集成 AI。
挑戰:由於幣安的支持而引起的中心化擔憂,監管審查。
Base 是由 Coinbase 開發的以太坊 L2 區塊鏈,使用 Optimistic Rollups,專註於低成本的 DeFi、消費類應用和無縫集成。
月活躍地址:2150 萬
FDV:29.2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超低費用(平均 0.01 美元)、Coinbase 超過 1 億的用戶基礎以吸引新用戶、穩定幣流動和面向消費 DApps 的合作。
挑戰:高活動導致的網絡擁堵、對以太坊安全性的依賴以及作為新興生態系統面臨的監管合規問題。
Tron 是一個高吞吐量的 L1 區塊鏈,專註於去中心化內容共享,並與 Telegram 集成,強調低成本的穩定幣交易。
月活躍地址:1440 萬
FDV:335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517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可忽略不計的交易費用、AI 和跨鏈集成以及與 Rumble Cloud 等的合作。
挑戰:監管審查,中心化風險。
6. 比特幣
比特幣是使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的原始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它作為数字黃金,用於價值存儲和支付。
月活躍地址:1080 萬
FDV:2.3 萬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1.3 萬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流入的機構資金。(截至 2024 年第四季度,管理着超過 1 億美元的專業投資者持有價值 274 億美元的比特幣 ETF。)由於減半事件而減少的供應以及被作為戰略儲備的採用。
挑戰:高能耗;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的波動性。
Aptos 是一個由前 Meta 工程師使用 Move 語言開發的 L1 區塊鏈,強調可擴展性、DeFi 和開發者增長以支持 DApps。
月活躍地址:1000 萬
FDV:53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130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峰值 19,200 TPS;用於安全合約的 Move 語言;與 Tether 合作推出 USDt 等合作夥伴關係。
挑戰:需要更廣泛的採用以及來自老牌 L1s 的競爭。
以太坊是領先的智能合約、DeFi 和 NFT L1 區塊鏈,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生態系統,使用權益證明(PoS)共識。
月活躍地址:960 萬
FDV:5227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1.1 萬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Pectra 升級以改善用戶體驗和可擴展性、ETF 資金流入和機構質押。
挑戰:可擴展性問題、比競爭對手更高的費用和監管壓力。
Polygon 為以太坊提供了使用 PoS 的多鏈擴容解決方案,通過 EVM 兼容性來支持 DeFi、NFT 和企業應用。
月活躍地址:720 萬
FDV:26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42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Heimdall v2 等升級以實現互操作性,以及與財富 500 強公司的合作。
挑戰:在加密資產市場(MiCA)下的監管審查,以及來自其他 L2s 的競爭。
你知道嗎?Polygon 的 Heimdall v2 升級增強了鏈間的互操作性,鞏固了 Polygon 在 web3 世界中作為多鏈擴容中心的作用。
Arbitrum One 是一個領先的以太坊 L2,使用 Optimistic Rollups 以實現更快、更便宜的交易,同時繼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月活躍地址:400 萬
FDV:51 億美元
代幣交易量(30天):143 億美元
主要驅動因素:與 Robinhood 等集成以實現代幣化資產,以及 Stylus 等升級以降低費用。
挑戰:對以太坊主網的依賴、監管不確定性以及來自 Optimism 的競爭。
2025 年的區塊鏈故事是關於加速的。新技術和主流接受度正在推動基礎 L1 層和擴容 L2 層的增長。常見的顯著趨勢包括:
穩定幣採用推動交易量增長:USDT 和 USDC 等穩定幣正在顯著增加交易活動。這增強了跨生態系統的流動性和用戶參与度。
二層解決方案增強可擴展性並降低成本:像 Arbitrum One 和 Base 這樣的擴容解決方案提高了以太坊處理交易的能力,並將費用降低到每筆交易低至 0.01 美元。這使得 DApps 更加經濟實惠和易於訪問。
DeFi 和 NFT 生態系統吸引新用戶:DeFi 協議和 NFT 市場正在吸引數百萬新用戶。Arbitrum 上的 GMX 和 Polygon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 2.27 億美元的 NFT 交易量等服務,為金融和数字收藏品提供了創新工具。
與主流平台的集成:區塊鏈正通過與主流平台集成而增長。例如,Base 內置於 Coinbase,使其能夠接觸到超過 1 億的潛在用戶。
機構興趣和合作:不斷增長的機構參与正在使區塊鏈更加合法。2024 年,比特幣 ETF 獲得了 364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與區塊鏈網絡的企業合作也有助於增強區塊鏈的可信度。例如,星巴克與微軟及其區塊鏈網絡 Azure 合作創建了一個可追溯性系統。
2025 年排名前十的區塊鏈活躍用戶快速增長,凸顯了去中心化技術日益擴大的作用。像 Solana 和 Arbitrum 這樣的網絡正通過低成本交易、DeFi 應用和主流集成來引領這種採用。
然而,關鍵挑戰依然存在:
虛高指標:機器人活動和不活躍地址可能會誇大真實的用戶增長。
可擴展性 vs. 去中心化:一些高速網絡在去中心化方面做出了妥協。
監管不確定性:對穩定幣和非法活動的審查帶來了採用風險。
市場競爭:L1 鏈和以太坊 L2 解決方案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
作為回應,區塊鏈正在通過更好的機器人檢測、改進的擴容解決方案、監管合規以及 AI 和資產代幣化等獨特產品進行創新。這些努力對於維持長期增長和塑造生態系統的未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