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作者:Jon Charbonneau 來源:X,@jon_charb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我們建議對 Hyperliquid 的經濟模型進行以下更改:
未來排放和社區獎勵 (FECR) - 撤銷對目前分配給 FECR 的所有未鑄造 HYPE 的授權。
援助基金 (AF) - 銷毀目前由 AF 持有的所有 HYPE。持續銷毀 AF 獲得的所有 HYPE。
最大供應量 - 取消 10 億 HYPE 的最大供應量上限。未來的代幣發行(例如,用於質押獎勵或社區獎勵)將增加總供應量。
這些更改將立即導致 HYPE 總供應量減少 45% 以上。
Hyperliquid 目前在 AF(約 3100 萬 HYPE)和 FECR(約 4.21 億 HYPE)之間有大量已授權但未流通的供應。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市場在評估協議價值時會懲罰這種過剩供應,並且預先分配這些代幣可能會不恰當地影響未來的資本分配決策。我們的提案通過更好地將 Hyperliquid 的財務核算與其潛在戰略對齊,來解決這些問題。
重要的是,該提案不會影響現有 HYPE 代幣持有者對協議經濟的相對所有權、Hyperliquid 為增值計劃提供資金的能力,或者這些決策的制定方式。
背景方面,HYPE 的創世和當前代幣分配如下:
加密貨幣的估值指標一團糟。它們與傳統金融的股權核算標準不一致,甚至在不同數據提供商之間也存在不一致的衡量方式。最流行的流通市值 (MCAP) 和完全稀釋估值 (FDV) 指標通常具有誤導性,最相關的数字介於兩者之間:
MCAP 過低,因為它排除了有已知流通計劃(即預定解鎖)的團隊和投資者代幣。
FDV 過高,因為它包含了已授權但沒有流通計劃的代幣。
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描述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新的指標,所以我們在這裏簡單介紹一下,並重點說明 Hyperliquid 面臨的直接問題。標準的 FDV 計算大大超過了我們認為合理的 HYPE 當前估值和供應量。
大多數平台,如 CoinMarketCap,默認使用最大供應量來計算 FDV: “如果最大供應量都在流通,則市值就是完全稀釋估值 (FDV) = 價格 × 最大供應量。如果最大供應量為空,FDV = 價格 × 總供應量。”
即使 HYPE 被銷毀(例如,來自 HYPE 現貨交易費用),此 FDV 始終使用 HYPE 的 10 億代幣最大供應量。而 CoinGecko 等其他提供商默認根據總供應量計算 FDV,因此被銷毀的代幣至少會降低那裡的 FDV。
提供商還始終將 AF 中持有的 HYPE 回購計入流通供應量,因此它們不會降低 FDV 或流通 MCAP。此外,他們始終將 FECR 計入總供應量,因此這總是會增加 FDV。
總的來說,加密數據提供商始終显示以下情況:
我們個人在估值時對未流通代幣供應量的建模方式則大不相同:
包括有已知分配和解鎖計劃的代幣(例如,歸屬的內部人員分配)。
排除沒有流通計劃的代幣。這包括國庫中持有的代幣(例如 AF)或其他已授權但未發行的代幣(例如 FECR)。在股權術語中,這些類似於庫存股和已授權未發行股票,它們不計入未流通供應量。
此外,我們還向前預測並計算我們估計將進入流通的代幣,即使它們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HYPE 質押發行和可能的某些社區獎勵)。然後,我們預測作為持有者直接獲得的可抵消價值(即,如果您質押以獲得發行,您將不再被稀釋),以及為協議創造的其他價值(即,發行的代幣應在預期中產生按比例或更大的價值,例如用戶支付更多費用)。
有很多優秀的投資者也使用類似的供應建模和估值流程。然而,現實是許多(甚至可能是大多數)人沒有這樣做。我們經常與其他投資者進行這些對話,許多人(包括一些最大、最複雜的基金)常常只使用 HYPE 和其他代幣的頭條 FDV。我們認為這具有誤導性,我們希望行業標準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善,但這就是現實。
這些具有誤導性的估值指標的廣泛使用直接導致代幣被錯誤估值。特別是,它們會懲罰進行以下活動的協議:
回購代幣並將其存入金庫(例如 AF)。
在代幣經濟中包含大量預授權、未發行的代幣(例如 FECR)。
擁有較高的最大供應量(例如 10 億)。
考慮到 HYPE 當前的供應動態,它是當今市場上被最不公平地懲罰的代幣之一。它將從糾正此問題中受益匪淺。
因此,我們建議修改 Hyperliquid 的經濟模型如下:
我們的動機有兩方面:
提高協議經濟對考慮參与的外部人士的易讀性。**這使得市場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協議價值(例如,具有誤導性的高 FDV 指標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通過吸引新的參与者(許多人首先作為投資者進入)並增加可用於發展生態系統的資源(即,更多投資者部署資本),從而擴展 Hyperliquid 生態系統。
提高協議經濟對社區成員的易讀性,**讓他們能夠做出更明智的資本分配決策。預先將代幣分配到特定“桶”中,會從心理上偏向許多人去使用這些資金,而不是純粹根據直接經濟效益來評估所有增量資本用途(例如,稀釋和發行價值 $X 的代幣是否會在未來創造價值 $Y > $X 的價值?)。
這些更改不會影響現有 HYPE 代幣持有者對協議經濟的相對所有權、Hyperliquid 為增值計劃提供資金的能力,或者這些決策的制定方式。它們只是賬簿上的更改,可以更好地將 Hyperliquid 的財務核算與其潛在戰略和目標對齊。
因此,我們認為這些更改是嚴格积極的可選性。例如,考慮一下這種情況:該提案被通過,並且它對 HYPE 的市場價值產生了积極影響。如果 Hyperliquid 隨後使用新發行的 HYPE 獎勵進行激勵活動,它現在將需要分發更少的 HYPE 才能達到與之前相同的經濟影響。
我們通常會看到對該提案的兩種反駁:
責任在於市場和治理,他們應該更聰明地理解 Hyperliquid 的經濟學,因此無需進行任何更改。
Hyperliquid 正處於早期增長模式,因此應自由地使用資金來促進增長,而不是銷毀它們。
關於第一點,我們認為協議的責任始終是向市場準確地傳達其故事。外部人士評估它們的時間和資源有限。他們總是會傾向於使用廣泛的指標,以便輕鬆進行直接比較(例如,比較市盈率)。現實是,行業標準正在懲罰 Hyperliquid 當前的經濟模式,而且這種情況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市場永遠不是完全理性的。
關於第二點,這是一個錯誤的二分法。該提案與未來的增長計劃絕非相互排斥。新的 HYPE 同樣可以來自新批準的發行,而不是來自 AF 或 FECR 的分配。這裏的提案只是為這種現實提供了更準確的核算。
最大供應量上限大多是比特幣著名的 2100 萬上限的遺留物。然而,這個上限在大多數其他情況下並不反映現實。供應量上限只是對當前社會共識和期望的代表。如果明天所有人都決定比特幣應該有 2200 萬的上限而 HYPE 應該有 20 億的上限,那麼兩者都會分叉。比特幣的 2100 萬上限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確實有一個強大的社會契約,即它永遠不會改變。
HYPE(以及幾乎所有其他代幣)並非如此。如果在多年後 FECR 已經耗盡,但有需要額外發行 HYPE 的增值機會,社區很可能都會支持這樣做。這裏沒有對任意供應上限的宗教式束縛。這就是為什麼像 ETH 和 SOL 這樣的大型代幣沒有供應上限的原因。它們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發行新代幣並增加供應量。
即使拋開 Hyperliquid,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我們將在整個行業中越來越多看到的趨勢。最近,其他幾個協議也銷毀了過多的國庫儲備,並遷移了代幣,以實現超出其初始硬頂的發行(請注意,Hyperliquid 可以避免複雜的手動遷移,因為它是一個有能力分叉的 L1)。這隻是理性的核算。他們正在將市場劣勢轉化為優勢。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該提案為 Hyperliquid 提供了重大的經濟效益,而幾乎沒有任何下行風險。
Hyperliquid 的所有費用目前都分配給社區,如下所示:
HyperCore 交易費用 - 全部用於回購併銷毀 HYPE。
HYPE 現貨交易費用 - 全部用於回購併銷毀 HYPE。
代幣拍賣費用 - 90% 用於回購併銷毀 HYPE,10% 用於項目方。
HyperEVM 收入 - 全部用於回購併銷毀 HYPE。
如今,HyperCore 交易費用幾乎提供了所有協議收入。永續合約費用占絕大部分(>90%),現貨費用雖然重要但要小得多(<10%),代幣拍賣費用所佔份額可以忽略不計(平均每天數萬美元)。HyperEVM 收入同樣相對較小。
這種收入構成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演變,潛在的新收入來源包括來自無需許可的對齊穩定幣(例如 USDH)的收益分享、HIP-3 永續合約費用以及 HIP-4 事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