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Aster帶火合約衍生品賽道。
論及最近的TGE,Aster雖然不是最知名的,但漲幅卻是最亮眼的。在一眾上線即腰斬的項目里,Aster堪稱鶴立雞群,上線首日從0.03015美元飆升至0.528美元,單日漲幅1650%,後續更是一路飆升最高狂翻65倍至1.99美元,漲幅不僅讓市場熱議,更是讓不少踏空者拍斷大腿,被評價為“一路賣飛一路漲”。
至於為何該代幣能逆勢上漲,還要在幣安上求解。
Aster並不算是全新的項目,其前身正是BNB Chain中的兩大明星項目,多資產流動性協議Astherus以及去中心化永續合約APX Finance。2024 年 底,兩大項目完成合併,瞄準了永續合約賽道,Aster也應運而生。
Aster是一家專註於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其背後的“金主”正是幣安旗下的風投部門YZi Labs。從戰略上而言,YZi Labs選中這一賽道絕非偶然。一是從行業格局而言,隨着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鏈上市場已然成為了頭部交易平台的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Web3錢包的比拼,還是合約與MEME市場的推進,都反映出傳統交易所的市場邊界不斷被拓寬。在此背景下,誰能率先打造集鏈上與鏈下於一體的系統性交易機制,形成流量護城河,誰就更有可能在交易所大戰中佔據先機。Hyperliquid的出現,正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也成功讓中心化交易所如坐針氈。
另一方面,Hyperliquid珠玉在前,恰好證明了永續合約賽道的可行性,數據显示,截至2025年9月,Perp DEX的月均交易量已高達3,334億美元,DEX/CEX期貨交易量比率也持續上漲至10%,由此可知,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已成為DEX賽道中的潛力賽道。
在此背景下,Aster被YZi Labs戰略投資,被視為其是BNB Chain上衍生品生態的重要拼圖,被幣安寄予厚望。早在3月,由於CZ多次在社媒上回復Aster,Aster還一度被稱為幣安“親兒子”,而在代幣上線首日取得好成績后,CZ甚至點名表揚其“幹得漂亮”,也再度讓市場形成了幣安與Aster的深度綁定聯想。
當然,站台給力,項目本身也不能太過拉胯。相比於其他衍生品DEX,Aster採取了訂單簿與流動性ALP的雙模型,支持簡單與複雜交易雙路徑。專業交易者使用中心化限價單進行交易,可適用更深厚的流動性、實時數據以及如API接入、自動化網格交易自動化等進階交易工具,支持隱藏掛單功能以防止搶跑與MEV攻擊;散戶則聚焦於更為熟悉的全鏈永續合約,實現一鍵交易,不僅用戶體驗絲滑,最高還可支持1001 倍槓桿的BTC/USD交易對,覆蓋包括加密貨幣、外匯及熱門MEME在內的豐富資產,且同時兼容BNB Chain 與 Arbitrum網絡。通過雙規交易模式的設置,Aster的目標客群可容納更多的目標客群,兼顧散戶與專業投資者,推動平台業務不斷拓寬。
此外,在永續合約基礎上,Aster還增加了股票永續合約,允許用戶基於USDT保證金在鏈上交易美股永續合約,也算是產品端的一次創新嘗試。目前,Aster構建於BNB Chain,但根據官方示意,後續或會遷移至自有L1 Aster Chain。
項目節奏推進也相當快速。9月8日,Aster正式宣布Aster代幣生成事件(TGE),將向參与獎勵計劃的合格用戶空投704萬枚Aster代幣。9月17日,Aster代幣上線,首秀堪稱精彩,上線不到24小時,總交易量突破3.4億美元,代幣更是從0.03015美元的開盤價格,盤中最高漲至0.528美元,單日最高漲幅1651%,此後更是開啟一路飛升走勢,從1.7到1.8到1.9美元,現報1.506美元,相比開盤價已然上漲40倍有餘。
從代幣經濟模型來看,Aster代幣總供應量為80億枚,其中53.5%的代幣供應量分配給社區空投,用於獎勵早期貢獻者與交易者,30%用於生態系統與社區建設,7%用於財庫,5%用於團隊建設以及4.55用於流動性。
整體來看,雖然項目亮點突出,營銷也天花亂墜,動不動就對標Hyperliquid,但歸根結底,讓其最受追捧的原因還是其與幣安以及CZ的關係。YZi Labs的存在,無疑給予了Aster更多的想象空間。從市場的角度,幣安對自家永續合約DEX的扶持肉眼可見,在項目之初就頻頻給予資金與流量扶持,使其快速的度過了冷啟動階段,更奠定了用戶的信任基礎。而從戰略方向,BNB Chain切實需要一個永續合約DEX填補生態位,無論哪個項目跑出,潛力都不言而喻。最為重要的是,由於CZ的鼎立站台,市場對CZ的信任會轉嫁至項目端,Aster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被市場視為CZ的創業版圖之一,佔據了注意力先機,再疊加上拉盤即正義的幣圈現狀,Aster受到追捧也無可厚非。
但脫離外部的賦魅,該項目是否真有如價格走勢般的堅挺基本面,還有待考察。一個典型的對比是,儘管用戶體驗是Aster的主要營銷賣點之一,但與現有的Hyperliquid相比,Aster明顯還存在一定差距,不少用戶反映Bug頻出,使用卡頓,更有用戶用遊戲進行比喻,發表了“Aster如消消樂,Hype是三A大作”的言論。而更諷刺的是,Hyperliquid上的Aster代幣合約持倉約1.59億,是Aster平台Aster持倉的6倍有餘,自有代幣在競品平台的交易量竟然要遠超自有平台,不僅有給他人做嫁衣之嫌,也是市場的一大奇觀。
資料來源X用戶@_FORAB
從代幣分配來看,Aster也具備明顯的高FDV、高控盤特徵。該代幣的FDV高達117億美元,雖然與Hyperliquid的500億美元差距懸殊,但與其他代幣平台對比,FDV已然佔據優勢,例如與Arbitrum的FDV也不過55億有餘,但高FDV難以掩蓋Aster產品力的嚴重不足。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X用戶@nobrainflip的披露,Aster96%的供應量由6個錢包、甚至可能是同一個實體掌控,高度控盤意味着強庄拉盤,但也必然會面臨“澆給”出貨,目前現有大量資金流入合約,現貨上線后拋壓將會非常之大。
資料來源X用戶@nobrainflip
此外,市場FOMO的前提是CZ與幣安效應,但對於YZi Labs,或許這僅僅是戰略布局的一環,廣撒網、充分賽馬才是投資的要義,因此幣安的態度將高度決定Aster的後續走勢,這也給項目帶來了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關於去中心化合約交易所的必要性,市場上也產生了爭議。有行業人士認為,去中心化交易所使用需求不足,更多反而用於對敲等不法交易領域,現目前雖然跑出Hyperliquid這一典型項目,但也難以改變當前以中心化交易所為核心的格局。更有人士表示,DEX的差異化僅僅在於監管紅利上。
此言的確非虛,無論DEX前景如何光明,從現有的基建角度不論從使用體驗還是信任鏈接都還遠不如CEX,反而只在抗審查這一個指標上優勢突出。有趣的是,針對Aster的風靡,OKX的徐明星也發言稱“OKX Web3從2023年以來一直在測試類似產品,但由於監管方向的考慮,選擇不上線主網,”其還強調“在慶祝鏈上永續合約增長的同時,不要忘記2023年美國CFTC對Deridex的執法。”
整體來看,在CZ與幣安的支持下,Aster雖在資源與生態位上佔據優勢,但囿於產品力與自造血能力,市場也存在一定的泡沫,高FDV還會帶來隱含的解鎖風險,因此儘管價格持續追高,投資者也仍謹慎看待,合約對沖、緊盯籌碼布局與大戶動作是更為穩健的操作。
視野轉至幣安,本次Aster的狂飆也借了幣安的前景持續向好的光。近半年以來,BNB的表現非常亮眼,從3月的540美元一路突破4位數飆升至1083美元,持續刷新歷史新高,也讓市場對於幣安有了更多的期待。
尤其近月來,BNB利好頻出。除了宏觀上降息對風險資產的系統性利好外,幣安的監管基本面也在轉好。前腳彭博社傳出消息,幣安與美國司法部就一項潛在協議進行談判,可能提前結束自2023年開始的合規監控期,後腳CZ就將X 賬號個人簡介由“ex-@binance”改“@binance”,無一不在預兆着幣安在美國市場的回歸。
外部流動性的改善也催化了價格的增長。BNB ETF正在推進中,而已有BNB Network Company、Nano Labs、Windtree Therapeutics、華興資本等多家企業開啟了BNB財庫戰略,存在真金白銀的買盤。CZ更是表示與50家潛在團隊接洽DAT相關事宜,但僅會支持少數實力雄厚的公司。
從微觀來看,幣安本身就是頭部交易所,龐大的流量、獨有的影響力與技術的優化迭代都在持續給BNB賦能,而創始人CZ、何一的信任效應也再度給BNB鍍上了一層金。外部環境改善+內部基本面穩固,帶來了BNB的增長。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市場可投資、可信任的標的實在過少,除了比特幣與以太坊外,大型交易所平台代幣中BNB已然算表現非常突出,因此行業監管紅利在一定程度上會傾注於此。
在上述背景下,幣安龐大的影響力與CZ的站台,自然給了Aster這一衍生品生態位更多的增長空間。但需要謹記的是,Aster只是幣安投資的項目之一,並不是唯一的項目,更不是CZ唯一喊單的項目,而即便喊單能力再強,終究也要回歸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