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語言
分享
以太坊值得投資嗎?如果這個問題在2024年提出,這會是極為充滿挑戰性的話題。而如今的2025年,在美聯儲下半年降息、特朗普政府的去監管與加密友好政策、華爾街KOL帶貨等種種因素下,以太坊解決了多年來沒有被傳統世界承認的殺手級應用的窘境,變成了加密與数字資產界炙手可熱的“LABUBU”,也變成了大家爭着了解的話題。
本文中,潘渡在《潘渡Insight:比特幣的終極願景投資邏輯》后,繼續和各位分享公司對於以太坊的2025年(第三部分)與中長期投資邏輯,讓投資者更安心、更好地去判斷如何或者是否去投資以太坊。
圖:Coinbase CEO發文比較各個資產類別的投資回報,以太坊與比特幣大幅領先標普500與黃金(過去業績不代表未來,內容截止2025年8月14日晚)
以太坊的白皮書(注),最初於2013年由居住在加拿大的Vitalik Buterin發表,並於2015年正式啟動運行。據稱,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年少時沉迷《魔獸世界》,而暴雪公司一次更新刪除了他角色的核心技能,布特林多次郵件抗議未果,意識到中心化系統的霸權(開發者隨意更改規則,玩家無能為力)。這促使他放棄遊戲,轉而關注去中心化技術,啟發了他後來創建以太坊的理念。
1 .以太坊重於“用”,彌補比特幣短板
我們常聽到的以太幣,是以太坊區塊鏈網絡中的原生加密貨幣。以太坊的誕生主要是為了給程序員提供,更加便利的編程環境,通過智能合約等方式使更加靈活地開發出各種基於區塊鏈的應用。
以太坊運作機制與比特幣存在顯著差異,它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比特幣在擴展性方面的不足。以太幣的誕生旨在支持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發與使用。例如,近年來廣受關注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就是以太坊上的一種應用。此外,還有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等類似應用。(可參看附頁)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太坊網絡上,所有與應用開發和操作相關的活動都需要消耗以太幣。這裏強調是“消耗”而非“使用”,意味着以太幣一旦被使用后便不復存在。投資者也可以選擇持有以太幣作為資產,期待其價值升值。這種獨特屬性使以太幣與傳統貨幣不同,更像是一種消耗性資源,類似於工業社會中的石油:石油可以被囤積和交易,但其主要功能是作為能源被消耗以驅動生產。
2. 以太是数字石油,且供給增速並不高
說比特幣像黃金,而以太幣像石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兩者的供給。比特幣的供給跟黃金類似,是有限的,它一共就是2100萬枚。而相比之下,以太幣的總量是沒有設定上限的,每年都會有新的以太幣產生,這就有點類似於石油的開採。不過以太幣增發的速度其實並不快。在以太幣設計之初,系統就是讓它每年的增發數和遺失數基本保持持平,所以長期來看,以太幣的貨幣供應增長趨近於零。
以太幣本質上是一種消耗品,就像石油一樣。就像正常情況下,你不會看到人們拿石油當成一種交易品,靠倒買倒賣來賺錢。你如果真的買石油,你是希望看到的是這個世界的經濟真正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真正用石油,那麼石油的價格自然會上漲,你也才能真正賺到錢。
來源:彭博金融,潘渡整理,2018年至2025年8月14日
越多人使用,價值越高:同樣的道理,如果投資以太幣,你最該看中的也不是他的儲值能力,而是他的實用價值。你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用以太坊去開發應用,或者在以太坊中真正使用應用,那麼以太幣的價值才會真正提升。反之,如果脫離了真實的應用場景,那麼以太幣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已被證明的高穩定性:多年來,以太坊經歷了各種黑客攻擊、分裂等挑戰,卻依舊安全可靠,所以他的安全性和信任基礎都很牢靠。在所有區塊鏈中,大家對於以太坊的認證機制認可度是最高的。如果你想要開發新的區塊鏈應用,那麼你完全可以依附於以太坊這種,已經有龐大信任基礎的認證設施。
總結來看,以太幣更像是一個不斷創造價值的工具。他創造的價值越多,他自己就越值錢。而他創造價值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開發新的應用,然後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區塊鏈整個行業在不斷髮展,那以太坊就是最大的獲益者,沒有之一。而以太幣就是我們布局整個區塊鏈發展最好的投資媒介。
我們回顧今年的市場動態,以太坊表現尤為突出。潘渡認為,儘管以太坊短期上漲迅猛,但這些均得益於長期投資邏輯受到短期政策與宏大敘事結合的帶動,這些包括自身Pectra升級、Layer 2解決方案的擴展有一定聯繫,更重要的是正如上文提到,以太坊常被譽為“数字石油”,其價值主張建立在日益增長的實用性之上——穩定幣以及華爾街將傳統資產上鏈的敘事將以太坊的投資放到傳統投資者的檯面上,而如投行預測穩定幣未來3年複合70%的增速讓這樣的投資機會不可拒絕。華爾街Fundstrat首席投資官Tom Lee將穩定幣稱為以太坊的Chat GPT時刻,寓意其終於等到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在這一輪看漲敘事中提供了重要的條件。2025年,全球央行採取了寬鬆政策,降息降低了高風險資產的吸引力,引導投資者轉向高風險機會,如加密貨幣或中小市值上市公司股票。如今(截止2025年8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系統預計將於9月啟動降息,受到特朗普政府壓力和就業數據疲軟的推動,市場傳言12月前可能再降息一至兩次。
GENIUS Act穩定幣法案的通過是重要的催化劑,該法案顯著推動了未來預期的穩定幣發行量增長。現今大多數穩定幣,如USDC,基於ERC-20標準,以太坊自然成為其主要平台。這導致交易量增加、總鎖定價值(TVL)提升,以及未來潛在ETH需求的相應增長。此外,穩定幣在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之間架起了橋樑,RWA代幣化需要穩定幣進行定價和結算。這種傳統與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凸顯了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不斷壯大。
機構入場成為以太幣價格的轉折點。這兩年以來,加密貨幣的投資主導權從散戶轉向專業投資者,華爾街的熱情顯而易見,以太坊ETF流入超過500億美元,反映出機構的高度信心。BitMine和SharpLink等公司作為以太坊的資金庫,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趨勢(詳情請參看《潘渡Watchlist:以太坊ETH金庫公司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以太坊成熟的生態系統,多年來未發生重大事故,贏得了機構的高度信任(散戶可能更偏好Solana),使其成為本次大規模資本部署的首選。此外,供應動態進一步支撐了看漲案例。大量ETH被鎖定在智能合約中,減少了流通供應,形成了稀缺效應。相較於比特幣,以太坊較小的市值意味着相同資本流入對其價格的影響更為顯著。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不存在比特幣遠古巨鯨拋售或政府處置的壓力——與比特幣形成鮮明對比——這增強了其穩定性。
分析師們對此高度關注。渣打銀行已將年底價格目標上調至7,500美元,反映了對以太坊基本面的樂觀態度。著名市場策略師湯姆·李(Tom Lee)稱其為未來十年至十五年的最大宏觀交易,預測年底價格區間為12,000至15,000美元。被稱為“木頭姐”的凱西·伍德(Cathie Wood)加倉了BitMine等以太坊相關資產,強調其作為機構級協議的地位。這些預測表明市場對以太坊增長潛力的強烈共識。
來源:潘渡金融,2025年8月
以太坊作為風險資產,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與寬裕的流動性仍然是其價格持續上漲的外部前提之一。另外一方面,以太坊自身的優勢在於他為開發者,提供了這麼一塊優質的應用開發土壤,而這份優質的基礎就在於他的技術優勢。但是技術這種東西是存在被挑戰的可能的。事實上,現在已經崛起了不少新的區塊鏈平台。他們都宣稱能夠為開發者提供更高效,更便宜的區塊鏈技術。這個是以太坊的主要風險。
總的來說,寬鬆的貨幣政策、穩定幣熱潮、機構採用和技術進步的交匯,為以太坊帶來了強勁的牛市前景。有不少投行認為其價格目標超過10,000美元指日可待,投資者應認真考慮是否以太坊的引人注目的敘事作為其投資組合的唯一標準,同時需要持續關注貨幣政策、穩定幣與鏈上資產執行落地情況,潘渡也將持續為投資者覆蓋以太坊相關情況。